費忠孝
童書創意寫作是對現行教材寫作內容的補充和改善,重在學生對閱讀思考的表現,是閱讀觸動心靈后的一種敞開。它尊重學生的創造天賦,保護、激發學生的創造欲。 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摸索出了一系列“童書創意寫作”的操作路徑。
創作劇場,在寓教于樂中快樂表達
微劇本創作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中對“劇本”的定義為:主要通過人物對話或唱詞來推進情節,刻畫人物。在語文教材中,《半截蠟燭》是唯一的一個劇本。在創意寫作中,筆者嘗試讓學生從童書中取材,在揣摩文本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將文本進行二度開發和改編,并挑選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劇本的排演和比賽。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黃曉蓮在《編演課本劇:對話式語文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中指出:編演課本劇是對原作的再創造,這需要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同時也方便教師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微劇本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這樣的寫作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原文,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各方面的綜合素養。
玩轉歌詞
詩人艾青說:“詩和詞是孿生兄弟。”而歌詞被譽為帶翅膀的詩,飛遍千家萬戶,在人們的心頭棲落。歌詞的篇幅短小,有意有境,語言通俗。從某種程度上說,歌詞是精煉的藝術,但歌詞寫作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是沒有涉及的,對于十一二歲的學生而言,這樣的創意寫作極具挑戰和富有樂趣。
在學習了課文《祖父的園子》后,我們延伸閱讀蕭紅的《呼蘭河傳》,書中作者的童年生活給孩子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之后,我組織孩子們學唱羅大佑的《童年》,解密《童年》這首歌詞的寫作特點,并引導他們模仿著《童年》,用歌詞的形式寫一寫蕭紅的童年。
每個人都在向往著/自由自在地游戲人間/陽光照射在園子里/明媚春光掛上了樹梢/祖父的陪伴祖父的教誨/蕭紅每時每刻記在心間/花兒來了/鳥兒來了/充滿詩意的童年——邵同學
菜園邊的榕樹上/鳥兒在聲聲唱著春天/菜園邊的墻頭上/飛來一只黃蝴蝶/都是我童年最快樂的回憶/自由地奔跑/自由地跳躍/自由快樂的童年——許同學
一學生在完成創作后說:“費老師讓我們創作歌詞,太好玩了。”一家長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孩子的作品,并說:“這樣的課堂,沒有嚴肅緊張的氛圍,沒有師為上的等級感,沒有伏案奮力的書寫。”確實,這樣的寫作活動讓學生樂在其中,是一種快樂的、創造性的表達。
頒獎詞
作為中央電視臺傾力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感動中國》已經連續舉辦七年,它以評選出當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為主要內容。過去七年間,《感動中國》節目向全國觀眾推出了六十多位人物,而寫給這些人物的頒獎詞也成為我們的精神盛宴。這些頒獎詞飽含情感、評價深刻、語言簡潔。
在創意寫作中,我們也可以模仿《感動中國》,給童書里的人物寫頒獎詞。《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軒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過對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銘心而又終生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進行描寫,講述了五個孩子——桑桑、禿鶴、杜小康、細馬、紙月苦痛的成長歷程。
在閱讀之后,教師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聊聊最欣賞小說中的哪一個人物,說說欣賞他的理由。在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們進行“頒獎詞”的寫作。
他頑皮,用碗柜做鴿籠,用蚊帳打魚蝦;他善良,同學落敗,他送去關懷,秦奶奶過世他難過落淚;他勇敢又略帶叛逆,他頑強又稍有虛榮,他就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桑桑。——周同學
出身富貴,他成績好,品行好;熱愛集體,班級組織活動他拿來了十幾把鐮刀;家道沒落,為重振家業,他去放鴨,他去擺攤,他照顧生病的父親,他經歷孤獨、寒冷、饑餓等困難,卻依然頑強樂觀。——謝同學
閱讀促進寫作的精彩與豐富,寫作推動閱讀的細致與深入。創作劇場的創意寫作少了一些約束與刻板,多了一份自由與靈動;少了一些正襟危坐,多了一份趣味與挑戰,在這樣富有趣味的寫作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與熱情,在錘煉語言的同時,更鍛煉了思維。
見字如面,在讀者意識中喚醒熱情
《親愛的漢修先生》是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獎作品,小說講述了一個二年級的學生雷伊讀了一本課外讀物,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與他聯系。在寫信的過程中,雷伊感受到了用文字交流與傾訴的快樂,養成了用筆記錄生活、思考問題的習慣,同時也堅定了他要成為一名作家的決心。
《見字如面》是今年新興的一檔文化節目,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重溫那些值得中國人知道的、有意思的、真實的中國故事。
筆者試圖以“書信”的方式帶領學生走進童書,走進創意寫作,在創意寫作中培養學生寫作的讀者意識。
給作家寫封信
在學習了課文《最后一頭戰象》后,學生掀起了一股閱讀“沈石溪動物小說”的熱潮,《瘋羊血頂兒》《狼王夢》《大魚之道》《混血豺王》等都成為他們書包里的必備書。閱讀之后,我組織孩子們進行討論,由故事情節到動物形象,由敘述方法到作家經歷,討論過后,我建議孩子們拿起筆,試著給沈石溪爺爺寫封信,可以告訴爺爺你的閱讀心得,可以向爺爺請教請教寫作的訣竅,也可以向爺爺提出你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在您的筆下,動物們就像人一樣,有情有義,有愛有恨,您把它們的內心描寫得生動、感人。那一個個場景,讓我閱讀時就好像身臨其境,隨著動物們的喜而喜,隨著動物們的憂而憂。每逢我遇到您寫的新書,都會在第一時間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和教師,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討論書中精彩的片段了。——侯同學《給沈石溪的一封信》
給書中人物寫封信
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和于法度,顯然和吸收有著密切的關系,單說寫作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問閱讀的程度。”我們班的學生酷愛歷史,好幾個男生早已將《明朝那些事兒》爛熟于心。我讓學生們聯系《明朝那些事兒》整本書共讀,試著給書中的某個人物寫封信,表達自己對他的看法。
在我眼里,大明王朝是一副牌,而您是那個時代的治理者,也就是這一副牌的整理者,您把這一副牌交給萬歷的那個時候,我相信您是迷茫的,但又帶著堅定,您相信自己是對的,而我也有著與您相同的感受。
先生,您是我的偶像,是我的男神,我把您的名字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寫在我的日記本上,我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做一個像您一樣有用的人。——鐘同學《給張居正先生的一封信》
以書信的方式開展寫作,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讀者意識,給學生的寫作設立一位對象,讓他知道自己今天的寫作不僅僅是給教師批閱的。有讀者意識的創意寫作,也是更有價值的創意。
替主人公寫封信
創意寫作,就是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意天賦,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獨到的創意想法或不同的構思方式、表達形式。在閱讀《呼蘭河傳》后,學生有感于蕭紅童年生活的快樂、長大后顛沛流離的同情以及對過世爺爺深深的懷念,便將這種懷念訴至筆端:
爺爺,你還記得嗎?你蹲在地上拔草,我偷偷地在你的草帽上插滿了紅玫瑰,可你卻什么都不知道,聞到玫瑰清香時,你還說:“今年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株玫瑰開得這么香,三里地也怕聞得到。”我笑得哆嗦,笑得直在炕上打滾。爺爺,有你的日子,我每天都開開心心,可是現在……
親愛的爺爺,我永遠記得戴著玫瑰草帽的你,你是我顛沛一生中那一束溫暖的光。現在,我漂泊在外,輾轉各地,我的四周灰暗一片,在我的記憶深處,你的后花園才是永遠明亮的。——張同學《蕭紅寫給爺爺的信》
朱自清先生認為,書信比其他文體有更確切的讀者對象,有更明確的傳達目的。這種創意是學生的自我想象、自我表達,是“有別于他人或自我的創意表達”。見字如面,喚醒了學生用筆說話的愿望,鼓舞了他們用筆說話的熱情。
挑戰權威,在模仿創造中錘煉語言
補寫,以假亂真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24課《金錢的魔力》選自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中短篇小說《百萬英鎊》。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伙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在學生閱讀之后,我引導孩子們進行補寫。小說中的亨利拿著這張大鈔到各個地方去購置他需要的物品,他去服裝店買衣服,他去小飯館吃飯,他去豪華旅店住宿,他去……小說中馬克·吐溫具體寫了亨利在服裝店的遭遇。今天,我們就來向大作家馬克·吐溫發起挑戰:你可以發揮想象寫一寫他在豪華旅店住宿的遭遇,可以寫一寫他第二次去小飯館吃飯的遭遇,還可以發揮你的創造力寫一寫他在其他地方購置物品的遭遇……
我給這次的創意寫作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馬克·吐溫,我向你宣戰》。這樣的創意寫作一下子激發了孩子們動筆的欲望。
“呦,亨利,你可千萬別坐下去,你身上的油膩和污漬會把這干凈的沙發污染的,后面那些闊佬可就坐不下去了,你會讓我們失了生意的。沒錢,就趕緊走一邊去,別浪費時間!”我嘿嘿冷笑一聲,道:“我認識你,你叫左安,只是個職位低微的服務員。左安,你是覺得我沒有銅子兒吧?”“正是如此!”“我是怕你看了這張大票子后當眾出丑,識相的話就趕緊一邊去吧!”說著,我“啪”的一聲把那張大票子拍在桌子上。——王同學
仿寫,一爭高下
《十歲那年》是美國作家賴清河的作品,小說以詩意的寫作手法和簡潔純凈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美麗而堅強的女孩在面對完全陌生的生活環境時,所經歷的心靈成長和蛻變。小說寫法獨特,詞句短小精悍,別具韻味,在內容和表述上都值得反復翻閱。在孩子們閱讀后,我帶領孩子們進行仿寫:學著用大作家的方法,寫一寫自己“十歲那年”的故事。當孩子們紛紛用文字記錄生活的時候,我們的家長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在回憶中用詩一般美妙的文字記錄下來。
結語
童書創意寫作的操作方式還有很多,比如改寫人稱、轉換文體、風格模仿、技法模仿、主題遷移等等。這一習作教學形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從閱讀中習得方法,通過“讀”來促進“寫”,通過一系列創意的寫作訓練,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學生言語表達素養的提升,引領學生的精神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