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
教師教育情感的含義
要想研究小學教師的教育情感,對教師教育情感含義的理解是前提。教師情感就是教師在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小學教師作為孩子知識的傳遞者、生活的幫助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本文提到的教師情感就是積極的情感,教師應該靈活合理地去運用。
當前小學教師教育情感問題的主要表現
教師職業倦怠
教師職業倦怠是指教師不能順利緩解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表現為疲勞、煩躁、敏感、情緒緊張。小學教師在情感上的過度投入和情感資源的嚴重消耗,會對自己獲得成功的信心降低。
教師職業道德缺失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擁有正確積極的職業道德是作為一名教師的首要前提。但是現在教師職業道德缺失的現象卻屢見不鮮,體現在:重業務,輕思想;重教書,輕育人;重娛樂,輕充電;重物質,輕道德。
師生關系不和諧
小學生的情感和性格都處于發展階段,小學教育對于情感和性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響小學教師教育情感養成的原因分析
小學教師教育情感的養成并不是獨立發展的,環境因素和內部因素都影響著小學教師教育情感的養成。
環境因素
環境是培養一個人人格、態度的關鍵。環境的影響對于小學教師教育情感的養成起著重要作用。
以應試教育為中心的教師評價體系的束縛
應試教育指的是應對考試的教育,而單一地以成績來衡量一個教師的好壞那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僅僅是教知識,最重要的是育人。因此,不健全的教師評價體系影響著小學教師教育情感的發展。
學校環境和學校文化建設的不完善
“當以尊嚴、自由、幸福等為基本價值要素的學校理念深深地融入學生的生活習慣之中,它就成了學生存在方式的表征”。試問,校園環境不完善,教師如何能有良好的教育情感?
內部因素
對小學教師教育情感的影響不僅僅只來自于外部環境,與自身的態度也有很大的關系。
入職初衷不純粹
“你選擇小學教師這個職業的初衷是什么?”有一些人是因為這是一份工作,或者有的人是被迫選擇了這一行業。這些初衷都是不正確的,沒有一顆愿意為教育事業奉獻的心,在以后的教育中怎么會有積極的教育情感呢?
職業態度消極
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導致消極的教育情感。小學教師消極情感體現在工作和生活中對自身的評價不高,嚴重影響了小學教師在教學中的情感投入。
小學教師教育情感的改善策略
根據小學教師教育情感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改善之策。
校園文化的建設對小學教師教育情感的引導
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鼓勵開展和諧教育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以傳授知識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鼓勵發展以教師情感素質為中心的人文教育模式,鼓勵開展和諧教育。
創設人文教育環境,激發教師的工作熱忱
和諧、舒心的環境是工作的保證。教育管理部門若一味地追求成績,導致教師壓力很重,這必然會影響教師的教育心情。教育管理者應該努力為教師提供一個寬松、和諧的工作教育環境。
開展理論學習研究,增強教師的情感意識
學校管理部門要建立有系統的教師教育情感養成制度,有目的、有計劃地制定養成內容,適當地開設關于這方面的課程,改善教師自身情感調節能力,并調節教師自身的心理壓力。
教師自身對教育情感的改善
擺脫職業倦怠,傾心教育生活
缺少絕對的熱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就活得不像人,一切就變得沒有意義。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就像一張白紙,小學語文教師在“白紙”上書寫愛的話語,那么“白紙”就是心靈雞湯。小學教師只有真正喜愛學生,才能積極感染著學生。
提升職業道德,完善教師人格
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作為一名合格小學教師的基本,同樣也是提升和完善小學教師教育情感的基本。小學教師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最后達到心靈的碰撞。
重視教育實踐,提升情感技能
教師教育情感是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養成的。小學教師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職業,要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才能夠提升教學水平的發展。因此,小學教師要主動地跟學生進行教育情感交流,進而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情感技能。
善于和學生溝通,樂于和學生交往
小學階段的孩子性格、情感、態度、思維都在漸漸地發展。小學教師應該善于通過自己的語言能力、語言魅力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