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亮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入深化階段以及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小學美術教學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基礎教育教學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小學生思維較為活躍,且對學習有較高的激情,在小學階段展開美術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近年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被廣泛運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通過組間合作的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協作,培養學生明確分工、自主探究的能力,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型思維,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但其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時,仍存在較多問題,因此,如何將美術教育融入合作學習中成為小學美術教師研究的重點。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小學階段基礎教學中,美術課程教學地位不高,導致課堂存在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式枯燥無聊等現象,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美術的興趣,嚴重影響了小學美術教學的開展。且當代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較為欠缺,因此開展合作學習能有效促進小學生與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理解社會角色的轉化,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合作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繼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
課堂紀律難以保證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自覺性和自律性相對較為欠缺,學生在分組討論、學習、探究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課堂喧嘩、制造噪音的現象,再加上學生缺乏自覺性,容易出現得意忘形的情況,導致合作學習偏離任務主體,影響全組學生的學習效率。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學生如果缺乏監督,就會故態萌發,好動吵鬧的天性也會被激發,課堂紀律難以保證。
學生之間和睦相處存在困難
每個小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在心理、性格、家庭所處環境、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在初步組建合作小組、實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彼此之間的異質性,導致學生之間會產生一種相互競爭的想法,使彼此之間存在隔閡,和睦相處存在困難,出現吵鬧甚至打鬧的情況,這需要教師強調并潛移默化地灌輸合作學習的優勢和重要性,讓學生在友好溝通中形成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缺乏實效性
在傳統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師生地位不平等,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習慣接受教師的指派,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為欠缺。在這種背景下開展合作學習,學生個性發展受到制約,主動性和創造性難以全面發揮,合作學習實效性難以保證。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對策
科學、合理分組
小學美術教師應綜合考量學生學習水平、性格特點、學習心理等因素,并針對特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通常由教師指定成組,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將不同學習水平層次的學生進行組合,保持不同小組組間各方面程度接近。然后將五六個學生分為一組,讓小組成員圍坐在一起進行學習討論,促進學生之間關系的融洽。小學美術教師在分組時應保證各組間的整體水平處于平均狀態,且在分組后指導小組學生展開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聽取他人意見的同時,大膽表達自身對美術或美術作品的看法,展示自我。
落實引導,鼓勵學困生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展開合作學習,要落實教師的引導及發揮優等生的引導作用,鼓勵學困生,讓所有學生獲得成功感、體驗感。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可以讓學困生根據自身意愿選擇小組,并單獨叮囑各組長選擇一些簡單的學習步驟,鼓勵學困生一步步趕上平均水平。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優等生幫助學困生完成一些相對困難的學習步驟,鼓勵學困生通過畫筆表達自身想法。例如,學困生對想象畫的造型和整體設計把握不住,就可以讓優等生先完成整體設計,填充主體內容后,讓學困生動手上色,共同完成作品后,讓學困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學習優等生的繪畫優點,并在合作學習中逐漸提升自身美術功底。課后,教師和小組中的優等生還可以指點學困生不懂的畫畫技法、技巧等,引導學生們自覺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間協作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要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合作的主動性。教師可以組織一些畫展、影展等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培養學生審美意識,讓學生學會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同時,要引導學生打破傳統美術觀念的限制,保留原有畫作的原創性,并加強學生課堂的協作性,真正地發揮合作學習中相互協作的作用,提升學生美術修養。
結語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美術學習效率,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應針對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關對策,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美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