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斌
摘要:語法是一種語言當中的靈魂,英語也不例外,與漢語相比較而言,英語的語法似乎更為重要。學習語法的目的在于理解語言,最終的目的是要應用語言,語言學是來源于生活的學科,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交流,現在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出現了深淺不一的多種問題,與應試教育相結合的英語語法教學該何去何從呢?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學生本來上來,更好地服務于學習。
關鍵詞:英語語法;教學;應試教育;學生本位
一、創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思想
(一)拋卻語法教學服務于考試的思想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是會以考試為標桿,告訴大家考試會考什么,不會考什么,讓大家有目的性地去學習,例如“that”在不同句子中的應用和“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很多學生只是對考試內容重點了解,對于其它的知識毫不知曉,這樣的教學引導方式就是極大的錯誤,這會給大家一種錯誤的認識,在語法學習中,只有考試考的才是重要的,考試不考的就沒有用處。這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語法知識片面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考試為導向的學習,以及應付考試的各種技巧性學習其實都是盲目地學習,都是空洞的學習,這樣塑造的知識體系是不堪一擊的,最終讓學生英語基礎極差,對日后影響也極為嚴重。
(二)防止英語語法教學中“邊緣化”現象
隨著高中英語教學課程標準的改革以及中考試題方向的變化,很多老師在教學研討中都發現了英語語法占比越來越輕的現象,以往老師要花費好多的時間去大量進行語法備課和教學,學生也常常沉浸在漫無邊際的語法題庫之中。但近期的調查發現,課堂教學隨著語法考試占比的減少越來越邊緣化了,老師課堂不再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語法教學,學生似乎壓力更少了,可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對于句子的理解和翻譯越來越差了,例如“My point is that its central consciousness—it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lass and gender as shaping influences on peoples lives—owes much to that earlier literary heritage, a heritage that, in general, has not been sufficiently valued by most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s”,這類英語閱讀中出現的復雜句法的句子學生根本找不到頭緒,無從下手,離開英語語法的深入學習,對于學生學習英語來說是不完整的,有很大的欠缺。
(三)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為引導者
雖然中國的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無論是教材還是課程標準都在發生變化,可是似乎老師的適應能力還是非常差的,在現在的課堂中依舊是老師占主導的地位,在課堂中從頭講到尾,學生在底下從頭記到尾。學生不僅累而且對知識掌握還一知半解,猶如在囫圇吞棗一般,英語語法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個非常枯燥的知識,并且需要記憶和理解的東西又頗多,關于“that”“whose”“which”等詞的運用方法就達到幾十種,對于初接觸英語語法的學生來說是十分困難的。老師機械地把語法知識生硬地搬到了講堂上,充當著工程師的角色,學生們就像是學徒,像學習解答數學題一樣學生機械地記憶方法然后套用某些技巧,背離了語法教學靈活實用的特點,語法的課堂要讓學生發揮主要的角色,把老師從講堂當中解脫出來。
(四)多維角度重視語法教學
語法教學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針對當前語法教學邊緣化的問題,我們應該從多個維度進行有針對性的策略分析。當前,英語教師在教學教案當中,應該把英語語法置于重要的部分當中,以專題教學的形式突出語法課堂的重要意義,在課堂的分量上把語法知識給教足,從而讓同學們學足。在平時的作業布置方面,一方面要響應減負的號召,另一方面呢不能忽然語法的訓練,老師要把訓練內容的質量提高上來,在正常英語單詞閱讀理解的作業之外,予以足夠的語法內容,以保障大家對語法真正掌握。老師要發揮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大家真正理解語法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以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真正從事英語方面的工作學習才感覺到自己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教師從教書育人的角度要把道理向同學和家長講清楚,讓英語語法學習在英語學習中占足分量。
(五)正確的為學生定位
新時代的英語語法的課堂中,一定要把老師從過去的傳統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真正的主角是學生,這個定位定向堅決不能改變,因為課堂接受知識的是學生,面對的大多數人也是學生。語法是硬性的知識,教學要有創新,過去的老式講法已經被時代所拋棄,我們要有新的東西,新的視角去教學。讓學生自主談論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感悟知識,把未曾接觸過的難理解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這樣的記憶還會更加深刻。老師還應該注重教學指引,情景化立體化教學,以生動的演繹形式,電影短片,情景對話,學生們利用語法知識進行語言交流,在現實的空間中去尋找漏洞和不足。自主學習模式的培養和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諸如牛津漢語詞典的使用,網易有道詞典的網絡運用都極大地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快樂地去學習語法,應用語法。
二、英語課堂教學設定
不把英語語法獨立出來,讓英語語法與詞匯、句子、語境等相互結合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是英語語法更加的生動、有血有肉,而不再是枯燥的句法公式。還可以巧妙地布置任務給學生,例如:讓學生運用一般現在時和第三人稱單數以及非第三人稱單數、陳述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等基礎的英語語法進行造句、編寫一個劇本,并且在課前進行演繹。這樣的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講英語語法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英語語法更加立體生動。
開展小組學習,這種方式可以給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質疑、探討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促使學生由老師被動的傳授知識到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從一開始的一竅不通到小組學習的探討中理解,給學生創建了一個自由的四維空間,在知識學習這件事上,別人所講的遠遠比不上自己探討研究出來的有趣。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知識的有效學習,也有利于初中生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總結:
語法是一個交流的工具,雖然是工具,但是老師的任務就是不能讓它機械化、工具化。對于學生來說,語法的學習和運用要有足夠扎實的功底,付出努力必不可少,教學水平的提高也將會有助于學生語法的學習,這是當代所欠缺也是急需教學中關注和改進的。
參考文獻:
[1]胡宗建《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現狀與對策》,學術期刊《劍南文學(下半月)》2012年第10期
[2]張彩紅《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學術期刊《考試周刊》2016年第48期
[3]陳小芳《淺談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與對策》,學術期刊《南北橋》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