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要:進入新時代新的理念,學習觀念的認識以及轉換迫在眉睫,怎么樣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擺在我們面前。我認為教育方式的轉變是其中的關鍵,因為老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指路者。改變數學上課的教育方式和步驟,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手腦并用,再加以引導,培養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以此創立自主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積極性。
關鍵詞:自主學習;老師引導;思維能力
一?自主學習
學生在小學六年學習過程中,很多都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認知,要培養學生成為最終的手腦并用的能力這一步是最難的。我一直在上課過程中提出各類與上課知識相關的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其思考,讓學生潛移默化過程中養成遇到問題思考的習慣。而在此過程中有些學生一開始并不習慣,在別人思考時候自己坐在那里開小差或者干別的事。這時候要及時制止并把他帶回到學習的氛圍中,讓其跟別的學生一樣動腦思考,并及時表揚鼓勵這種行為。久而久之,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會提高,遇到各類問題的時候不再退縮,會自主的分析問題,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思考,老師就會表揚同學會羨慕,那一點點虛榮心就會促進自己努力思考的動力和源泉。
二、老師引導和激勵
在學生慢慢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后,第二個問題隨之而出,那就是學生思考的問題結果是否正確,這時候就是需要我們發揮的時候了。在引導學生思考后,鼓勵學生紛紛舉手敘述自己得到答案的思維過程,從中可以分析出學生對此類數學問題的思考是否有偏差。如果正確,在適當表揚后再由我以正規的數學教學方法加以敘述歸納總結,強調學生應該認識到雖然他思維正確但是在很多細節步驟上并沒有達到要求,那學生在以后思考此類題會模仿老師思考能力,將思考過程加以完善。如果學生思考過程完全偏離此類題型的軌道,仍應先行表揚學生積極思考的行為,然后按著他的思維過程指出哪些地方并不恰當,可以適當改進,并在旁邊寫出正確的過程及答案。采用溫和的語言策略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在既不打擊到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又能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思維道路上前進。
三、思維能力的終極成型并定格
學生思維能力能否慢慢朝著我們需要的方向發展以及定型,是需要我們長年累月的努力和堅持的。每一節課學生先行的對數學問題的思考,互相討論,我們再加以引導,會讓學生對每類數學知識自主思考后并知曉最終的正確結論,反復幾次,當在下一次遇到類似問題后,學生的大腦會習慣性的回憶出之前對此類題型的相關記憶,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情景再現。學生會慢慢把正確方法浮現在大腦里,以及老師曾經對此類題型的講解,這樣學生就會輕易解決并得出正確答案。當然那是最好的結果,很多學生有可能要需要更多時間去熟悉,去加強對正確思維能力的培養,這需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把此類教育方法一直貫徹下去,在下課后與學生多交談,深入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對自己思維的培養有哪些問題,遇到什么難處。鼓勵他們勇于攀登知識的高峰,努力征服各類難題,這樣學生就會感到滿足也會有小小的成功感。這樣學生不但綜合學習能力會提高,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因為經常討論而更加融洽,最關鍵的是思維能力會在一次一次的磨練中最終成型并定格。這樣無論學生將來進入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學習,都會受益匪淺,獲益良多。
小結:新時代教育提出新的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思考能力,解放課堂,引導學生對待學習輕松并快樂,并能最終培養出好的思維學習習慣,能獨立解決各類問題讓自己有成就感。對于此我們應本著少批評多鼓勵,堅持不懈對舊教育制度改革下去。終有一天我們的教育會朝氣蓬勃活力四射,學生不再懼怕而是快樂學習,要達到那樣美好的期望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任重而道遠,我們一直在努力,永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