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健麒
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轉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局面,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語文課程改革的落實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近些年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得十分廣泛。然而,由于部分教師缺乏對合作學習精神實質的全面把握,有的教師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義,導致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偏差,降低了合作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教學實踐
合作學習是在我國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因為這樣既可以培養高中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又能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有效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探討合作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的條件,并針對高中生實際情況提出合作學習的教學組織策略,以期提高高中生學習的效率。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積極地展開溝通與交流,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才能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同時,合作學習能夠突出“集思廣益”的教學思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建立起互幫互學的師生關系,使課堂充滿熱情和快樂。每個人都有分工,有一個適合于探討的問題。合作學習更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小組以學生自愿組合為前提,再針對各小組之間存在學習程度差異較大的情況加以調整,使各小組的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合理搭配,學生程度達到基本平衡。在學習任務下達后,按各自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
二、合作學習組織途徑
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條件:第一,合作學習教學組織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培養對待問題深入研究的思維模式與學習習慣;第二,合作學習教學組織必須與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相契合,依托于全面且系統的教學體系與方法,提高學生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在高中語文實踐中,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的主要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思考→建隊→共享”教學組織模式。該模式下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組內選任小組組長,教師首先闡述學習主題,讓小組內學生針對主題進行思考與闡述,發表觀點并進行交流分享;第二,“文學圈”教學組織模式。即根據課堂學習的內容與教學安排,調動學生不斷掌握新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將課堂時間與課余時間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寫作愛好。
三、合作學習模式的建構
基于合作的教學,應該包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這樣兩大結構形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主要體現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上課時,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平等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對話,多鼓勵學生,適當安排合作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互相切磋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關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社會化和發展的影響都更為有力。生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比起師生之間的更近、更親切、更認真、更豐富多變,學生之間更直接地從同伴那里獲得行為的方式和思想的交流,獲得從教師那里得不到的信息。只有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個人和他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關系具有被接受和受到支持的特點時,才能帶來以上的良好效果,起到建設性的作用。
(一)異質分組階段
在學生第一次接觸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前,教師應該告知學生合作學習的種種優點,激起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向往,以便合作學習的順利實施。剛開始運用合作學習,學生需要在感情上有一個過渡的過程,教師可以允許學生寫下最喜歡的學生和最不喜歡的學生的名單作為參照,但是在分組時力求使小組成員在學業成績、性別、愛好、家庭背景等方面具有異質性與代表性。
(二)小組合作
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相宜的合作學習模式組織學生,使學生明白所授社交技能的具體表現,鼓勵學生平時在生活中練習這些技能,并檢查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使用這些技能的情況。
如合作小組首先用頭腦風暴法對作文題進行發散性思考,并做好記錄,教師巡視協調。同時合作小組對記錄的想法經過討論、篩選、修改等整理成筆記,各組派出發言人或教師指定發言人在全班進行交流,其他成員認真聆聽,并對其他組的發言進行評論,教師作必要的評價與指導。其次,小組成員對本組的筆記進行完善。這種模式源于“頭腦風暴”,目的在于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拓開學生的思路,同時鍛煉他們甄別、篩選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來組織形式不盡相同的合作學習任務,才能發揮其效果。這一階段的過程比較長,等到學生基本上能掌握合作學習時的社交技能了,合作小組的合作能順利進行了,也就進入了下一階段。
(三)自主合作階段
這一階段,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合作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多,教師對合作小組的學習活動的觀察、監控越來越少。合作小組的活動由以教師監控為主轉為以小組內成員監控為主。因此,合作學習的任務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的群體性自主學習更加頻繁,促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交流切磋,從而使學生把與同學合作、交流、探討甚至有禮貌地爭辯作為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結語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策略,對于改進高中語文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課程參與程度,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教師應該從自身的語文課程教學實際出發,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引入課程教學過程之中,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惠芹.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研究[J].成功:教育,2013(16)
[2]趙慧穎.高中語文合作學習的問題及策略淺探[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12):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