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臨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影響因素及干預對策。方法:選擇醫院2014 年1 月- 2016 年1月開出的88 張抗生素處方,對臨床處方上抗生素的用法、用量及聯合用藥等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依據藥品管理有關使用說明書、相關規定及藥理學知識對使用不合理的處方進行判斷,分析產生不合理應用的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用藥方案。結果:88 張抗生素處方中不合理處方45 張( 51. 14%) ,主要原因為用藥劑量不當、選藥不當、溶媒不當、不良反應相加、時間不當、藥理拮抗、重復用藥、無指征用藥等。結論:臨床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現象普遍存在,原因有很多種。臨床上抗生素的應用應具有有效性和科學性,以便于為臨床醫師提供更為合理、安全、有效、經濟地使用抗生素的科學依據。
【關鍵詞】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影響因素;干預對策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the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al antibiotics.Methods: To select the 88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the usage, dosage and combination of antibiotics in the clinical prescription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specification and related provisions on drug management and pharmacological knowledge on the use of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for judgment,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and work out rational drug use.Results: There were 45 unjustified prescriptions for the antibiotics (51. The main reasons are improper dosage of medication, improper selection of medicine, improper solvent, additive of adverse reactions, improper timing, antagonism of pharmacology, repeated use of drugs, and no drug use.Conclusion: The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 is widespread, for many reasons.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 should be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in order to provide clinicians with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ore rational, safe,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use of antibiotics.
【Key words】Antibiotics; Unreasonable use of drugs;Influencing factors;;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抗生素是臨床上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藥物之一,抗生素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臨床治愈率,提高了醫療水平。隨著醫藥技術的發展,抗生素類藥物種類日益增多,在我國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加,已成為醫院中用量最大、耗費最多、銷售金額最高的藥物,隨之而來的抗生素濫用問題也越來越多[1]。歐美國家抗生素不合理情況約占抗生素總量的15%,而據統計我國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況約占抗生素總量的55%。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亦使患者承受著生理和心理的痛苦,,還帶來了耐藥性增加及藥物聯用等問題,所以必須重新審視抗生素的應用[2]。近些年來,國家一直致力于抗生素藥物的管理工作,為高效地促進抗生素的合理應用、保障人們的用藥安全,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抗生素的臨床應用管理。為掌握臨床上抗生素的使用情況,控制抗生素的濫用,提高醫院合理用藥的水平,應實施相應的干預對策[3]。本文分析我院88 張抗生素處方,對其不合理用藥影響因素及干預對策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4 年1 月- 2016 年1 月開出的抗生素處方88 張,其中男性患者處方43 張,女性患者處方45張,平均年齡( 45.58 ± 16.37) 歲。涉及外科、內科、婦產科等多個臨床科室。
1.2 方法根據《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藥品管理的有關使用說明書、相關規定及其藥理學知識,結合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史及診斷,仔細分析藥方中抗生素的規格、名稱、用藥時間、類別、療程、配伍情況、用藥劑量及不良反應等數據,應用Excel 表格對此數據加以整理和分析。根據第15 版《新編藥物學》的相關規定: 藥物利用指數為約定日劑量與用藥天數的比值。將藥物利用指數小于1 視為達到合理應用抗生素的要求。
2 結果
88 張抗生素處方中不合理處方45 張,占總處方數量的51.14%,主要原因為用藥劑量不當、選藥不當、溶媒不當、不良反應相加、時間不當、藥理拮抗、重復用藥、無指征用藥等。
3 討論
3.1 臨床上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主要表現
3.1.1 用藥時間不當: 用藥時間間隔過長或過短,半衰期較長抗生素用藥次數過多。[4]。
3.1.2 藥理拮抗: 藥理拮抗是聯合用藥時相互影響造成藥效降低。
3.1.3 溶媒不當: 抗生素選擇溶媒時按照藥物規定,否則會出現藥效降低、失效甚至出現不良反應。
3.1.4 劑量不當: 超劑量使用抗生素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多數是患者出現發熱癥狀就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而病毒引起的發熱、上呼吸道感染、輪狀病毒腸炎等癥狀不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
3.1.5 重復用藥: 包括同時使用同一代抗菌藥物,同時使用同一種藥物的復方制劑與單方制劑,同時使用同一類抗菌藥物,同時使用不同商品名的同一種藥物。
3.1.6 無指征用藥: 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的上呼吸道感染、水痘、麻疹等疾病,由于醫師未掌握好患者臨床指征,盲目用藥增加了藥物毒副作用的風險[5]。
3.1.7 選藥不當: ( 1) 濫用激素,激素可退熱或增加食欲,長期使用激素會發生胃潰瘍、糖尿病、高血壓等不良反應,引起撤藥困難或停藥后癥狀加重。(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用藥不當,孕婦不宜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抑制人的骨骼發育; 地西泮服用后會進入乳汁,亦可引起新生兒黃疸和嬰兒昏睡,故哺乳期婦女不可用; 甲氧氯普胺易發生肌張力障礙和運動障礙,兒童不宜使用。( 3) 濫用廣譜、高效抗生素,患者存在抗生素的治療指征時,忽視了用藥前的細菌培養,憑借用藥習慣盲目為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患者給予廣譜、高效抗生素,將抗生素當成治療感染疾病的“萬能膠”,造成了細菌耐藥性。
3.1.8 不良反應相加: 一般情況下作用方式及作用機制相同的藥物不宜聯用[6],有些藥理作用不同的藥物不宜聯用,可能發生不良反應疊加。
3.2 臨床抗生素不合理應用原因分析( 1) 醫師因素。由醫師對抗生素合理應用知識較為缺乏,對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療; 每種藥物的分布方式、代謝及吸收均存在差異,且用藥時間及途徑對用藥安全性及效果中起決定性作用; 醫師對抗生素使用存在主觀用藥、劑量過大等現象,容易引發患者出現不良現象; 由于醫師缺乏臨床經驗,無法準確掌握正確藥物劑量與種類。( 2) 醫院管理因素。由于醫院管理者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忽略合理用藥的重要性,進而導致醫藥資源的過度浪費及消費。( 3) 患者因素。由于患者對相關疾病缺乏正確認知,加之具有不良的用藥習慣,不按醫囑進行用藥,擅自停藥或更改劑量,容易導致抗生素不合理現象發生。( 4) 藥師因素。由于藥師相關知識結構較殘缺、臨床知識廣而不精、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力度不夠,常出現抗生素濫用現象; 在患者用藥時,未及時告知患者藥品的使用方法、劑量、藥物禁忌等。
3. 3 臨床抗生素合理應用干預對策分析( 1) 建立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臨床藥師、醫師、護士之間協作能力,促進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相互干預制約的關系鏈形成。加強監督力度,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并設立相關獎懲制度。( 2) 加強醫風醫德教育、提高專業知識。以為患者服務為理念,避免出現使用高價藥、大劑量用藥等現象發生,應腳踏實地、科學合理使用藥物。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定期開展知識講座、競賽、宣傳會等活動,指導醫師合理選用藥物,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 3) 嚴格掌握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掌握抗生素適應證。在抗生素使用過程中嚴格執行使用原則,并進行藥敏試驗及細菌培養,為患者提供不良反應少、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并注意對厭氧菌的保護,以避免機體中正常菌群生理功能的喪失。若患者在放化療治療中發生機體免疫功能衰弱或病因不明等,應盡量減少或避免抗生素的使用。綜上所述,不合理的抗生素應用會嚴重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所以加強藥物應用管理以減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發生迫在眉睫。臨床抗生素不合理應用與諸多因素有關,臨床應完善相關藥物應用管理制度,并加強合理用藥培訓,培養醫護人員的用藥謹慎性,以實現抗生素的合理應用。
參考文獻
[1]蔣光傳.臨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10):108—109.
[2]韓偉英,林亮君.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原因分析及其干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6:228—229.
[3]韋曲.臨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原因分析及干預對策[J].當代醫學,2016,15:130—131.
[4]楊立輝.臨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原因分析及干預對策[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15:1933—1935.
[5]王海琴.臨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原因分析及干預對策[J].河北醫藥,2014,20:3084—3086.
[6]鄧盛江.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分析 [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4:111—112.
作者簡介:
聞人亞波,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