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靜
【摘 要】目的:探究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陰道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預見性護理,對比兩組產后出血情況。結果:(1)觀察組的產后出血率為2.22%,低于對照組的28.89%,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觀察組的產后2h、產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風險;因此,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護理效果
分娩是指妊娠滿28周后,胎兒及其附屬物從母體娩出的過程,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人類分娩方式包括陰道分娩及剖宮產兩種[1]。經陰道分娩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分娩方式,相對于剖宮產來說,自然分娩對于母嬰健康更為有利,但是不少產婦無法耐受自然分娩的痛苦,而且易發生會陰撕裂及側切等不良事件,而且在分娩后可能發生產后出血等危害產婦生命安全的并發癥,需加強預防干預。此次試驗在陰道分娩護理中實施了預見性護理,產婦產后出血率顯著降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陰道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產婦基本資料為:①對照組。年齡最小者21歲,最大者38歲,平均年齡為(30.17±3.85)歲;孕周最短為36周,最長為42周,平均病程為(39.41±1.02)周;其中,初次妊娠32例,再次妊娠13例;②觀察組。年齡最小者20歲,最大者38歲,平均年齡為(29.85±3.64)歲;孕周最短為36周,最長為42周,平均病程為(39.64±1.10)周;其中,初次妊娠32例,再次妊娠13例。從年齡、孕周及妊娠次數等基本資料上看,對照組和觀察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此外,此次試驗在醫院所屬醫學道德倫理委員會監理下展開,患者知情且同意,將合并有高危妊娠合并癥者排除在外[2]。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根據產婦孕期檢查結果,及生理心理狀況,實施對癥護理干預,引導產婦自然分娩,加強母嬰生命體征指標監測,如有異常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觀察組給予預見性護理,具體方案為:①產前護理。確定預產期后,提前一周告知產婦進行各項常規產前檢查,了解其家庭狀況、經濟條件,評估其心理狀態及身體狀態,制定個性化護理干預方案,積極與產婦溝通,疏導其抑郁、緊張等負性情緒,根據其飲食喜好,制定科學合理的膳食計劃,引導產婦進行適度運動,增強產婦身體素質,采用口頭宣導的方式,告知孕婦分娩流程及注意事項,做好充分的準備;②產時護理。合理調節產房的溫度、濕度及光線,與產婦進行積極的溝通,在第一產程指導產婦采取坐、臥、蹲、走、跪等任意自感舒適體位,保持上身直立,指導產婦進行有效呼吸,適當進食,宮縮間歇保存體力,陣痛時與產婦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第二產程指導產婦進行腹壓訓練,控制胎頭娩出速度,待胎頭自然娩出進行新生兒護理,第三產程告知產婦新生兒的具體情況,如有異常予以心理護理干預;③產后護理。產后2h產婦留在產房觀察監護,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以新生兒的吮吸動作促進產婦催產素分泌,加強子宮收縮,可降低產后出血率,若無異常轉移至普通病房,產后6h,加強生命體征指標監測,對于難產、產程過長等高危產婦,密切觀察膀胱充盈、子宮收縮、陰道流血情況,監測宮底高度,產后2h鼓勵產婦自主排尿,若出現產后出血,測定出血量,查明出血原因,采取宮底按摩等應對措施。
1.3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產后2h、產后24h出血例數,計算產后出血發生率,同時,采用紗布容積法,測量兩組產后2h、產后24h出血量,計算平均值[3]。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兩組采用χ2檢驗進行對比;以(X(—)+S)表示計量資料,兩組采用t檢驗進行對比;若P<0.05,表示兩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產后出血率為2.22%,低于對照組的28.89%,兩組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
2.2兩組產后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的產后2h、產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2: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陰道分娩常見并發癥,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此,預防產后出血,是陰道分娩護理工作中的重點[4]。預見性護理是針對某種常見高危并發癥采取的護理模式,此次試驗中,為預防產后出血,產前實施了心理護理干預及飲食運動干預,產時采取了專業指導,產后密切觀察監測,實施母乳喂養指導及自主排尿引導。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其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優質、有效的護理服務。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預見性護理的觀察組,在產后出血率上僅為2.22%,明顯低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的28.89%;并且,觀察組產后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從中可知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采取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風險;因此,預見性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張君紅.降低陰道分娩預見性護理的產后出血護理措施及對產婦QOL評分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20):88-91.
[2]劉洪英.分析預見性護理干預對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0):11-13.
[3]楊紅玲.對陰道分娩產婦應用預見性護理措施對于減少出血發生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04):246-247.
[4]周春燕,沈鹽紅,花香,劉永鑫.預見性護理干預對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2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