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英
摘 要:天等鎮中心小學,在長期的教學研究和學校發展中,形成了良好的教學風范。學校擁有務實、開拓進取的領導團隊,雄厚的師資力量以及愛崗敬業的教師團隊。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學校積極倡導針對學生的教育要“以人為本”,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本文通過對天等鎮中心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做法,做出了相對應的解讀。
關鍵詞:以人為本;凸顯特色;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隨著新課改的推廣實施,我們充分的認識到,建設有自己特色的學校,不僅僅取決于它的教學硬件,更重要的是體現校園的文化內涵。學校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是學校管理團隊辦學思想和目標的集中體現,因此,我校提出了“依托于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整體師資力量,建設‘以人為本,凸顯特色的小學校園文化,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立足學校之本,打造校園文化管理模式
打造共同目標。共同的文化建設目標,是學校管理團隊努力的方向,明確的發展目標,能夠使校園文化建設更有效的實施和發展。結合當地風俗民情和學校師生實際,征求各方意見,明確天等鎮中心小學走“突出書法特色教育、創建書法特色學校,打造校園文化品牌”之路。學校確立“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的辦學理念。以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為辦學目標,明確了學校發展的方向。
凝聚團隊力量。校園的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因此,對于學校文化建設首先要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團隊。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個體成長到團隊的整體成長,強調個體文化素養在團隊中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注重團隊整體氛圍對個人的影響。
人文管理模式。科學的人文管理模式,以創建學習型團隊、營造人文校園為目標,創造出滿足學生和教師需求的人文校園環境。
二、以人為本,文化治校
(一)突出學校主體建設,打造校園文化之魂
為了避免校園文化建設只是表面熱鬧,而沒有文化底蘊,因此,我校以“以人為本”作為文化建設中心,在校徽的構建中,加入人文化特色,征集全校師生的意見,打造全校認可的校園文化精神,引領學校的文化建設發展方向。天等鎮中心小學的校標以“彩帶”和“太陽”作為主要思路設計。
核心圖案下面是飄揚的彩帶,是學子們放飛絢麗多彩的夢想。也說明學子們在學校里多元化地成長。彩條長短不一,顏色各異,代表了學校是人類文明的階梯,學校文化猶如“七色光”燦爛無比,學校發展似階梯穩步向上。飛舞的彩條飄出里圈外,具有開拓創新、熱情奔放的象征意義。
核心圖案上面是一輪噴薄而出的太陽,代表小學生猶如初升的太陽。紅日形狀似字母“TD”表示天等,噴薄而出的紅日寓意新榮華人激情陽光,充滿活力,追求卓越。紅日的白色表示中心小學學子在茁壯成長,變體“T”似雙手呵護,像捧著一顆心來,也表示中心小學老師(Teacher)的愛心和奉獻。1950年表示學校創辦時間。
整體圖案釋義為:在美麗而充滿生機的榮華大地上,天等鎮中心小學的老師將托起明天的太陽,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給學子以美好的未來,給家長、社會以深切的希望。圓形表示圓滿,和諧,科學發展。底色為藍色表示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突出文化環境熏陶,打造校園特色文化
1.校園文化整體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首先要從學校的整體考慮,打造環境優雅,文化氣息濃郁的校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整潔的充滿文化氣息的校園內學習和生活,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并且在長期的文化感染中養成自身的文化素養。
2.分區域打造校園文化板塊。根據學校的整體區域特點,打造不同的文化主題,在文化園地融入學校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等,將學校的文化園地打造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彰顯人文精神的文化學習場所。
(1)打造文化主題墻。在校園的不同教學區域設計各具特色的文化櫥窗,將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校徽、校訓等充分展示出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對學校的整體文化有所了解。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將之詮釋和渲染出來,同時,校園文化的座右銘以及格言警句等的運用,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使校園文化充分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心中。
(2)打造古典文化社團活動。學校相應的開展一些琴、棋、書、畫的社團活動,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充分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并且積極鼓勵學生開展社團活動,時常組織一些文化活動,每周五定為“感恩日活動”,提高學生積極行為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中感受中國“雅韻”文化的濡染和啟迪。
(3)打造班級特色文化。學校組織設立班級文化周,要求教室外的墻壁各個班級都要設計獨特的,代表班級特色的“班級名片”,既可以展示學生的書畫作品,也可以展示班級的特色活動,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特色“長廊”。
(4)打造校園運動文化。學校在教書育人的同時,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學校在注重小學生課堂教育的同時,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培養。學校的操場建設除了要配置單雙杠、乒乓球臺、打榔舞器材、陀螺等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的同時,也要配置一些體育宣傳墻,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各種體育項目,并且能夠根據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選擇學習。
(三)強化師德教育,樹立典型
在整體的校園文化建設中,校園文化氛圍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對學生的文化引導。我校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邀請南寧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李英慶所長給我們全鎮的老師進行“立德樹人”的專場講座,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們還選派老師分別到南寧市、崇左市參加德育培訓。只有具有良好的師德的教師,才能夠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對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成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才能夠在課堂教育中更好的傳播校園文化建設。
三、結束語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見效慢的復雜工程,是實現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核心價值觀、教學理念的綜合體現。將“以人為本”的基準原則加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凸顯地方文化特色。高質量的校園文化能夠充分體現校園的文明程度和教學質量,為了能夠使我校的校園文化更具特色,特點更加鮮明,在今后的校園建設和工作中,全校的師生會更加的努力,打造出品質更高,更優質的校園特色文化,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文化學習氛圍和教育生態環境,實現“智慧育人、優質辦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君.基于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小學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初探——以武漢市新溝中學為例[J].科教導刊,2017,(23):121-123.
[2]梁敬昌.凸顯學校德育特色促進學生幸福成長[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