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然
摘 要: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的今天,社會經濟組織以及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能夠保證自身在國際化競爭的過程之中獲得更多的優勢,許多企業開始采取戰略管理的模式,實現自身總體實力的提升。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之下,人力資源管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本文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對企業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及其理論基礎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以期為提高我國的綜合經濟實力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基礎
一、引言
從目前來看,戰略管理在我國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其中人力資源管理也開始與戰略管理實現了緊密的聯系,學者以及社會各界在對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定義以及分析的過程之中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但是大部分的觀點都認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開展能夠推動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保障公司績效的進一步發展。
二、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概況
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社會管理學家以及經濟學者在對戰略管理進行分析以及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了不同的戰略管理模式,許多企業立足于自身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以提高綜合實力為立足點和核心,積極地發揮不同功能的作用以及價值,立足于組織戰略管理的實際情況對自身進行重新的定位,思考自身在組織戰略性管理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在落實各項規章制度以及推動自身綜合實力提升的過程之中,只有真正地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促進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應用,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內部管理效率及水平的整體提升,保障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夠發揮自身的作用。
1.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在現代化經營運作過程中的核心以及重要方向,這種管理機制以及管理模式是指企業以現有的戰略框架為立足點和核心,對自身所擁有的人力資源進行維護使用以及管理,將人力資源的開發以及監控和調節相結合,以此來更好地實現協同價值,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整體實現。在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之中,工作人員必須要了解這種管理模式的核心作用以及職能,具體包括人力資源的評價、人力資源的開發、人力資源的激勵,以及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對四大核心功能的深入分析來積極的落實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建立科學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真正地做到不同崗位與工作人員的合理匹配,充分的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現代化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是開始積極實現創新應用,建立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方法,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公司財務以及績效的影響,關注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環境,分析人力資源戰略選擇的要求,最后積極了解人力資源管理以及實踐和企業發展戰略的吻合度。
另外,作為企業在激烈競爭過程之中的重要基礎,戰略性人力資源配置的核心任務主要以實現企業的戰略性目標為前提。立足于人力資源使用的實際情況,通過對不同工作人員崗位標準的深入分析來對其進行動態的調整以及引導,更好地實現戰略型人才的有效培養,滿足優秀人才的真實需求。其次,在對工作人員進行崗位調整的過程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綜合考慮各影響因素,保障崗位調整的合理性,通過這種形式真正的實現崗位的優化升級。如果企業所提出的相關標準以及服務無法滿足公司人員的實質需求,那么員工可以采取自動退出的機制來實現個人的利益最大化。其中戰略性人力資源開發的核心主要是指對企業現有的人員進行系統的培養以及開發,使其能夠主動地接受企業的領導以及教育,積極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工作能力,從而為公司戰略性目標的實現做出自身應有的貢獻。
2.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和主要內容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就受到了許多企業的關注,在長達20多年的發展過程之中,企業開始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這些都證明著企業需要以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為立足點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學術界在對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進行研究時主要以戰略性定位為立足點和核心,通過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轉型來實現崗位與人員的合理配置。
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個國家以及地區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的整體方向發生了一定的轉變。許多企業的管理者也開始通過對自身戰略管理模式的深入分析,采取創造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手段,保證自身能夠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優勢。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主要以提高企業以及組織的工作績效為核心,保障企業以及組織競爭力的整體提升,在現有的研究方法體系之中,一部分主要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的績效為立足點,另一部分則關注企業在競爭過程中所采取的戰略選擇,剩下一部分則考察公司戰略與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之間的匹配度。
三、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基礎
社會經濟學家以及理論學家在對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分析以及研究的過程之中提出了不同的理論以及模型,許多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以其他學者的理論框架為基礎,分析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與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區別和具體的內容,不可否認,對于績效考核來說,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早期的理論基礎是資源基礎觀點,西方學者提出了組織資本、人力資本和實體資本,企業基于這三點來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還有一點是人力資本理論基礎,西方研究者認為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離不開員工的工作組織、激勵以及技能提升,這有實現三者的高效融合才能保障企業績效的提升。相比之下,我國學者則站在宏觀的角度提出了行為觀點,其中員工個人的行為會影響組織績效,而戰略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實現對員工行為的引導和控制。
1.以人力資本為主的觀點
如果站在人力資本的角度對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分析以及研究,那么可以看出,戰略性人力資本管理主要以人力資本理論為核心,通過對成員自身能力的深入分析了解其知識技能,充分地發揮工作人員個人的經濟價值以及作用,同時該觀念認為人力資源管理能夠有效的促進人力資本的增值。對于企業員工自身來說,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還能夠發揮激勵作用以及組織作用,鼓勵員工個人實現自身價值的有效提升,更加有效地完成相關的工作,積極主動地參與上級部門的引導。
2.以資源為主的觀點
對于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來說,還有一部分學者站在資源的角度通過資源觀的深入分析,了解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作為該管理模式之中的早期理論基礎,以資源為主的觀點認為組織資源會產生組織競爭優勢,盡管該觀點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對于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來說,該觀點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企業的管理者需要綜合考慮人力資源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真正地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利用。
3.一般系統觀點
一般系統觀點,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內容以及環境的深入分析來積極的建立不同的管理系統,其中企業可以立足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監理的實施情況對工作人員進行聘用培訓,以此來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堅實可靠的依據。這種系統化的管理模式既能夠提高組織活動的有效性,還能充分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保障其不斷地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為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依據和借鑒。
四、結語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在現代化發展以及運作過程中的重點以及核心企業的管理者需要綜合考慮各影響因素,結合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要求不斷的實現人力資源創新以及突破,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利用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保障自身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姜友文,王禎敏,宋金城.雇主品牌與員工創新行為關系研究[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7(05).
[2]李建平.人力資源戰略管理要點分析[J].大眾投資指南,2017(08).
[3]張峰碩.SHRM視角下獨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的角色定位思考[J].林區教學,2017(07).
[4]王海波,趙瑾.人國內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回顧與展望--基于2000-2015年CSSCI期刊分析[J].力資源管理,2017(07).
[5]王丹.資源基礎視角下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綜述[J].人才資源開發,2017(12).
[6]杜曉.網絡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商業,2017(17).
[7]代桂梅.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J].管理觀察,2017(14).
[8]王曉林.基于三支柱理論的人力資源組織再造研究:以SXGP為例[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6(24).
[9]李建鋒.企業如何創新發展人力資源與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1).
[10]王博坤.高效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科學構建[J].現代國企研究,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