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龍鴻
摘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是當代初中數學教學的核心和主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初中數學教學,不再是讓學生單純地記憶知識點并對其進行機械套用,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展開自主的探究性學習,讓中學生通過自主地探究數學知識,加深對中學數學這門學科的理解和掌握。與此同時,中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真切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對初中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通過研究為廣大初中數學教師今后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自主探究能力;教學策略
在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的同時,教育體制的改革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而初中數學作為義務教育的重點學科,在當前的背景下對其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對于中學生而言,因其處于成長和發育的特殊階段,正是培養自主探究能力的“黃金時期”,因而,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就更要重視對中學生數學自主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不斷完善其思維模式與思考方式,深入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善于學習、喜歡學習。這不僅僅是對傳統的教學方式的變革,更是讓學生實現全面素質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本文中,筆者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積極創設情境,設置多樣化問題
情境教學法,是數學教師將抽象且復雜的數學問題化歸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并帶領學生一同走進這一生活現象模擬數學問題的場景,思考如何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它需要中學數學教師根據課堂的需要,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情趣愛好,創設能夠激起中學生共鳴的情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走進教師所創設的環境中,最終達到啟發學生思維、激起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與興趣的效果。在中學數學課堂中如果可以恰當地運用情境教學法,數學教師就可以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活潑,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的要求與意圖,進而正確地思考數學問題和解答數學問題。
在設置情境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問題本身要具有價值性。設計問題時要關注知識點的形成過程,去創設出難易適度、能夠引發學生探究意識的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帶著問題去展開聯想與想象,并將已經學到的知識運用于數學問題的解決之中,對初中數學這門學科形成新的理解和觀點。為此就需要教師一方面將學生視為中學數學教學活動的主體,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設計不同的問題,使問題貼近每位學生,讓學生都可以真正參與到數學問題的探究過程之中,另一方面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在學生難以理解或者教學重難點處設計問題,使學生充分掌握重難點知識的解決技巧,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在情境教學時還要注重問題設置的多樣性,將無形的情與有形的境有機結合在一起,充分激發中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讓學生保持長久的探究動力。
二、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數學的探究活動憑借某一位學生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相互的交流與討論中探索到數學問題的本質,尋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多重途徑才是培養中學生數學自我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是前提條件。由于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尚不成熟,學習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而如何對這些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科學且合理化的分組,則需要每一位中學數學教師進行妥善的思考及周密的安排。
對此,中學數學教師要對班內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學習水平、交流能力等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再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合理分組?!敖M內異質,組間同質”就是指,小組內每個成員都有不同的特征,層次水平也不盡相同,以保證每位學生的獨特性,而小組與小組之間學生的整體水平和整體能力卻大致相同,以保證分組的公平性,并實現課堂的平等性。只有這樣,才能發揮組內每個學生的優勢,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讓學生展開富有創造性的探究活動。并且,在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時,教師需要站在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位置上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和引導,幫助學生跨越學習中所遇到的重重阻礙,帶領學生走進數學的探究世界。
三、多元評價,激活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評價,作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和重要機制,對于保證數學教學活動的正常運行、促進數學課堂最大價值的充分發揮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而,這就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在設置問題、進行評價時充分尊重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進行多元化評價。
對于一些數學基礎水平較高的同學,教師可以針對其回答,指出他在思考問題時所暴露出的不足之處,幫助其去思考自己在日常數學學習過程中是否遺漏了某些重要的知識點,是否對于一些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得并不扎實、運用得并不熟練等。讓數學基礎水平較高的學生通過教師的評價能夠充分地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不足之處,從而激發其對于數學學習“盲區”的探究,幫助其及時改正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彌補學生知識點的空白。而對于那些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教師在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解答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要注重啟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和探究意識,著重于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去找尋數學學科學習的樂趣,去發現探究數學問題所帶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活學生的數學自主探究精神,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
總的來說,初中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讓學生有主動探索、探究數學問題的動力,并在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魏少波.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6):10.
[2]楊益.基于自主探究的初中數學教學會更精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