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 要:在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中,教學目標是體會生命的可貴,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引導學生樹立新的生態道德觀,尊重其他生命,發展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懂得生命的珍貴,生命屬于人們只有一次。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珍愛生命、生命屬于人們只有一次。如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嘗試在本單元課堂教學中采用游戲體驗的方法。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游戲課堂;生命教育
心理學家認為游戲是人類的本能和動機之一。針對本單元的教學,我設置了“找零錢”的游戲。游戲規則:準備20張卡紙,上面隨機寫上1元錢或5角錢。20位參與游戲的學生每人一張面額不等的“零錢”,接著我大聲說出具體的價格數目,比如,6元5角。手持“零錢”的學生自由組合,最快組合為“6元5角”的組合即為獲勝者,落單或者組合錯誤的則視為失敗。通過“找零錢”的游戲,學生的參與興趣空前高漲,沒有參與游戲的學生也非常興奮。當然我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找零錢”的游戲,我受到了一些將游戲運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生命教育教學的啟發。
一、在游戲體驗中探問生命、敬畏生命
如果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及形式不感興趣,那么學生的關注度和注意力便會隨著教學時間的流逝游離于課堂之外。想要讓學生沉浸到學習中,必須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產生真切、愉悅的體驗。如“找零錢”的游戲中,由學生通過一次次自由組合,比速度、比合作最終產生獲勝者,這樣的游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趣味性,能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成為游戲的主角并決定游戲的發展和結局。游戲勝利了,我快樂。游戲失敗了,會產生挫敗感。當然,生命中會有諸如此類的一些煩惱、困難和痛苦,這是正常的。歡樂和痛苦構成了色彩斑斕的生活,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人生。但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生命,人生中的歡樂與痛苦無從感受,生命中的一切都無從談起,創造有意義的人生,必須有生命這個基本載體。不論“一元”還是“五角”,對于游戲的結局都非常重要,從而引導學生深層次感知: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仁者愛人”“推己及人”具備這樣的情懷,理解這樣的道理,才會讓我們自覺地珍愛他人的生命,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
二、在游戲體驗中增強生命的韌性,發掘生命的力量
在“找零錢”的游戲中,我會首先采訪參與游戲的學生在參加游戲過程中會產生哪些感受?比如,興奮、刺激……隨著游戲的開展,我會繼續采訪學生:游戲失敗的感受?比如,失落、沮喪、不甘心……對于失敗的學生,我會征求他們的意見:還想再繼續下一次游戲嗎?答案是參加。當這一部分學生獲得勝利后,我及時采訪他們:此時此刻你的感受?比如,喜悅、快樂……通過這些環節我提出問題:在你的記憶中,有哪些類似游戲失敗這樣的事件?這些事件對你的成長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你是怎樣面對它們的?這些事情最終是怎樣解決的?學生思考后各抒己見,最終會獲得認知:生活中的道路并不總是平坦的,在我們懷揣美好的愿望目標、期待去努力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失利乃至失敗,這就是挫折。面對挫折,我們會產生負面情緒,這很正常。面對挫折,我們需要發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堅強地承受失敗并自我調節、自我修復,當然必要時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得失心,讓學生能夠有寬廣的視野和大度的心態,不再為一時的成功而驕傲,也不再為一時的失敗而喪氣。
三、在游戲體驗中感受生命的精彩,綻放生命之花
利用“找零錢”游戲迅速組團獲勝的游戲規則,引導學生思考:我之于我的團隊的意義?我的小伙伴之于我們團隊的意義?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歸納:生命是獨特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之于團隊都有獨特的價值所在。我們在游戲中積極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就實現了自我價值。通過我和小伙伴的通力合作,我們明白人與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關切中感受溫暖,傳遞溫暖。我們不僅要關注自身,也要關心他人,我們可以改變一個游戲的結局,我們也一定能用真誠、熱情共同營造一個互信、友善、和諧的社會。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
雖然目前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通過小游戲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還存在很多的困難,但只要我們能夠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與教學內容緊密貼合的游戲并大膽實踐,不斷改進,就能促使學生敢于挑戰、樂于體驗、勤于改進、善于合作,就能為道德與法治課的生命教育的教學活動增添更大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申煜.基于核心素養的游戲化教學評價體系初構[J].教育導刊,2017(3):52-55.
[2]楊志敏.生活邏輯的思想政治課解讀及呈現[J].教學月刊,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