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紹炯
摘 要:隨著新課改在高中教學中的不斷深入,高中生物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高中生物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生物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滲透核心素養教育,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能力。高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高中生物教學在培養學生科學、健全的思維方式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結合自身多年高中生物教學經驗,針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展開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教學研究
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旨在使學生具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一方面能夠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另一方面也使他們能夠實現人生價值。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讓學生具備扎實的生物知識,掌握生物學習的方法和技能,與此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高中生物教師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能推動新課程的改革進程,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
一、創設教學環境,使其樹立唯物主義辯證觀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是在對課本知識進行系統化、完整化的整理之后,秉持著提高學生學習技能的理念,讓學生積極融入生物課堂,能夠有效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細胞中的無機物》時,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水和無機鹽的作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筆者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在課件上為學生演示細胞中四種有機物和無機物的立體圖,讓學生對細胞中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分布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并創設問題情境“細胞中的無機物是以一種什么形式存在的?”“具體應用情況有哪些?”然后筆者結合學生的課堂生成、開展教學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又激發了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使其更加深入理解“水和無機鹽的作用”。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充分將生物知識與科學素養相融合,培養學生的唯物主義辯證觀。
二、營造自主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能力
要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中生物教師就應該利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從而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他們的生物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分子與細胞》中“能量之源——光合作用”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明確“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重難點,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葉綠體相關內容,并利用問答環節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之后,再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己動手實驗,經過提取綠葉色素、制備濾紙條、勾勒綠葉細線、分離綠葉色素等實驗步驟,讓學生總結實驗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并撰寫實驗流程操作感悟,為學生營造科學探究的教學氛圍。通過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氛圍,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充分啟發他們的思維,促進其生物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通過為學生營造探究性學習環境,使學生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增強其對生物知識感知的同時,還能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中,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益。在教學中,高中生物教師應積極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例如,在教學《植物的激素調節》一節時,這節課主要講述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產生、運輸分布情況,筆者在課堂上開展了探究性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合作完成課堂任務。筆者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探究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分布部位,記錄實驗過程并總結實驗心得。學生以課本為依據,在小組內內展開討論,設計出實驗步驟并動手開始實驗。在實驗的最后,組織小組間進行交流,分享實驗成果,筆者再進行點評,并針對生長素實驗中的棘手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此外,筆者還鼓勵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植物,不能將眼光僅限于課本,要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生物現象,并利用生物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合作探究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使其樹立積極思考的意識,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要透徹分析教材內容,立足于新課標教學目標,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自主學習環境、開展合作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的唯物主義辯證觀、生物學習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司鵬飛.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思考[J].名師在線,2016(12):23-24.
[2]謝偉君.高中生物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