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政治教育至關重要,對于青少年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國家在初中生政治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政治教學與現實生活“脫節”;教學模式傳統,缺乏創新;參與意識較差,政治意識淡薄;師生互動性缺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制約著政治教學工作。我們要做的就是轉變思想,與現實相結合;以學生為本,創新教學方式;以德為先,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加強實踐,優化育人環境。
關鍵詞:初中政治;問題;措施
一、 引言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政治教育對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政治教學對于初中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初中時期是人格培養的關鍵時期,是一個人智力、情感、心理品格形成的重要階段,但是學校的政治教育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二、 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政治教學與現實生活“脫節”
政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書本為依托,甚至有些教師為了應付考試,采取“大水漫灌式”教學方法,學生“死記硬背”,難以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初中生在中學這個學習階段對社會生活接觸逐漸加強,但是我們大多數的政治教學著眼于書本,難以與周圍生活、國家的大政方針相結合,最終導致政治教學與現實生活“脫節”的現象發生。
(二) 教學模式傳統,缺乏創新
傳統的教育大多是以教師為主體,在政治教學中主要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缺乏創新。政治教學基本只有課堂這一個環節,實踐環節匱乏,學生獲取知識主要來源于書本和教師的講授,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總而言之,政治教學缺乏與現實國情相結合,缺少實踐、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這樣的傳統教育模式使得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也會下降。
(三) 參與意識較差,政治意識淡薄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初中時期正是青少年政治意識養成的關鍵時期,然而傳統的政治教學主要集中在知識的傳授上,對于權利義務的認知也處于了解階段,學生對于世界的認知水平尚不完善,教師在政治意識教育上的重視程度不夠,直接導致學生參與意識較差,政治意識淡薄。這樣的現象也是我國政治教育中值得全社會關注,需要各位教師反省的問題。
(四) 師生互動性缺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教師在課堂上主要以授課為主,師生互動性缺乏。很多互動也是基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課下學生與教師的溝通也是微乎其微。這樣一來,很難做到真正的有效溝通,政治教學質量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長此以往,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下降,不利于青年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初中政治教學解決措施
(一) 轉變思想,與現實相結合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存在政治教學與現實生活“脫節”;教學模式傳統,缺乏創新。這使得學生在政治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應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把學習內容與當前時政、社會生活緊密結合,這樣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另一方面對于知識的掌握也能更加牢固。
在政治授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轉變思想、與時俱進,積極學習那些先進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讓學生及時了解社會熱點,讓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政治授課過程中可以開展學生講座、主題演講、趣味問答等活動讓學生能夠真正地了解政治,真正地運用到生活中去。
(二) 以學生為本,創新教學方式
我們的傳統教育主要以教師為主,教學模式傳統,缺乏創新。學生在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不能真正做到知識的內化吸收,針對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我們要轉變教育思想——堅持以學生為本,創新教學方式。
教育是要讓更多的學生獲取知識,但是由于主體的差異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政治教育過程中,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政治意識,學校可組織師生到革命圣地參觀,相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政治意識都會大大提升。“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知識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得,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為學生創建能夠自由溝通的環境,為學生創造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初中政治教師要順應新課程改革的大趨勢,轉變自身觀點,以學生為本,創新教學方式。
(三) 以德為先,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
初中政治的學習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掌握知識,初中時期正是青少年智力發展的成熟階段,我們應該一起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首先我們要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其次要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法律是約束行為的準繩,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要讓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第三要督促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人,要注重素質和修養的問題,堅決杜絕不文明現象的發生。
以德為先,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學校教育離不開教師,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優良品格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來引導學生。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能夠在這個階段培養良好的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 加強實踐,優化育人環境
“實踐出真知”。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加強社會實踐才能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刻內涵。社會實踐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學校針對政治教育教學可以采取社區服務、志愿者活動、紅色講座等特色教育讓學生養成團結他人、樂于奉獻的精神。加強實踐,優化育人環境,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身創造力以及再學習的基本能力。
四、 結束語
我們國家的政治教育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們初中的政治教育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總而言之,教師隊伍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這些問題,在政治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避免脫節現象的發生。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給學生做好表率帶頭作用,創新教學方式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建輝.對初中政治教學改革的困惑與協調的探討[J].新課程(中),2015(08).
[2]王北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02).
作者簡介:
蔡群,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