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軍
摘要: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是一項保障國家木材安全,改善生態環境,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如何規范國家儲備林專項資金的管理,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促進項目建設順利完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項目實施建設單位的角度對如何規范項目資金管理進行一些思考。
關鍵詞:國家儲備林;精準提升;資金管理
福建省南平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PPP項目是一項保障國家木材安全,改善生態環境,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該項目系全國首個國家儲備林PPP項目,項目總規模469萬畝,建設期8年,運營期達30年,總投資215.3億元,為福建省最大的林業項目,建設規模,投入資金均創歷史記錄,如何規范國家儲備林專項資金的管理,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促進項目建設順利完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所在的單位福建省浦城石陂國有林場(以下簡稱林場)是該項目的實施建設單位之一,以下是筆者從項目建設實施單位的角度對如何規范項目資金管理的一些思考。
一、項目建設的政策背景
我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進口國和第二大木材消耗國,建立國家儲備林制度是保障國家木材安全的重要途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意見》首次明確指出,要加強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這是首次把加強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說明中央把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上升到了國家木材安全戰略的重要地位。《意見》還指出,要加快金融創新,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創新信貸投放方式,完善農業發展銀行風險補償機制和資本金補充制度。加強林銀戰略合作,發揮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效應,利用金融資本加快基地建設,是國家儲備林建設的一大亮點。
二、資金規模和構成
福建省南平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PPP項目參與各方分別為:政府方代表單位為南平市林業局,金融資本方為國家開發銀行福建省分行,社會資本方(項目公司)為南平國家儲備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預算總投資215.3億元,其中:南平國家儲備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45.3億元,國家開發銀行福建省分行提供政策性貸款170億元。項目建設總規模469萬畝,計劃2017—2024年,通過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培、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改培、林下種植中藥材等方式,提升森林質量,提高森林生態功能。
三、工程項目資金管理
(一)建立項目建設計劃申報制度
項目建設單位要按項目建設內容,開展項目建設作業設計。林場將建設計劃上報給南平市國有林場管理處審核,南平市國有林場管理處審核通過后再上報南平市林業局審查,審查通過后,南平市林業局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達項目建設任務,林場按照任務的要求編制年度施工作業設計和年度預算,并根據批復后的作業設計進行項目建設實施。這里需要說明一下福建省浦城石陂國有林場的隸屬關系,林場為省屬市管事業單位,南平市林業局負責國有林場人事、生產和經營的管理,南平市國有林場管理處為南平市林業局下屬科室,負責國有林場的具體管理。
(二)項目資金專戶管理
項目建設單位應按要求在國家開發銀行開設專戶,所有項目建設的資金必須從專戶收付,以確保資金專款專用。項目建設單位應按作業設計進行投資建設,每半年向國開行申報具體項目的用款計劃,申請下拔項目建設資金,確保投入資金滿足具體項目實施的需要。
(三)建立備付金制度
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項目建設單位可向國開行申請將備付金轉入專戶,對于小額的項目結算,由項目建設單位使用備付金自主支付。申請備付金時項目建設單位需向國開行提交自主支付申請書和資金支付內部審批表。
(四)嚴格項目建設資金審核程序
工程建設項目在資金支付審核時必須要求程序規范、材料完整。
“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培”項目,工程結算流程:
工程完工后經項目建設單位派人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結算,此時必須審核驗收過程是否規范,項目建設單位是否按規定參加驗收人員必須在3人以上。
材料應提交:1.資金支付審批表,2.稅務發票,3.工程項目施工合同,4.工程驗收單和結算單。
如“商品林贖買”項目,工程結算材料應提交:1.資金支付審批表,2.稅務發票,3.個人身份證復印件,4.資產評估報告(需有資產所有人、評估對象和范圍、評估價值、評估機構蓋章和評估人員簽字),5.贖買合同(并提交滿足贖買合同約定支付方式的證明材料,如林權證等),6.商品林拔交表,7.商品林贖買山場情況一覽表。
(五)規范會計核算
項目建設單位應規范設置會計科目來核算投資資金的拔付、使用、結算、結余等情況。國家儲備林精準提升工程使用的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由于林業項目投資不同于一般基建工程項目投資,在此就一些特殊的會計科目的設置和核算內容提出自已的一點想法。
“拔入專款”科目用于核算項目公司拔入的各具體項目工程建設資金及其使用、結余情況。根據項目管理的需要,按項目投資大類即“集約人工林栽培投資”、“現有林改培投資”、“商品林贖買投資”、“林下經濟投資”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設置二級科目;按各鄉鎮(場、工區)設置三級科目;按林業小班設置四級科目。
根據國家儲備林工程具體項目動態投資情況分別設置“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費用”、“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利息”和“國家儲備林工程投資”科目。其中“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費用”科目核算工程投資直接費用,下設明細與“拔入專款”一致;“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核算各具體項目應共同承擔的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即間接投資;“國家儲備林工程投資”科目核算具體項目本期投資總額,即直接投資和應分攤的間接投資之和,按各鄉鎮(場、工區)設置二級科目,按林業小班設置三級科目,按項目投資類別“集約人工林栽培投資”、“現有林改培投資”、“商品林贖買投資”、“林下經濟投資”、“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工程建設利息”設置四級科目。
“拔入專款”和“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費用”的科目設置的目的是核算每個項目各用了多少資金,資金具體用在哪個小班。“國家儲備林工程投資”科目設置的目的是歸集每個小班用了多少資金,資金具體用在哪個項目上。
四、建立績效評價體系
(一)制訂績效評價指標。分別設置資金投入和使用指標,資金和項目管理指標,資金實際產出指標,政策實施效果指標。各指標分別設定不等的分值,各指標分值合計為一百分。
(二)績效評價方法。績效評價應采取評分與評級相結合的形式,根據實際完成項目任務情況與預期指標情況,按分值進行評價打分,并按得分進行評級。
(三)開展績效評價。分為林場自評和南平市林業局組織評價小組進行評價。林場根據評價方法開展自評,分析績效項目的績效情況,得出績效評分,形成績效評價報告,并向市國有林場管理處和市林業局報送。南平市林業局根據績效評價需要,組織相關人員成立績效評價小組,結合林場的自評結果,對林場項目建設進行績效評價并形成評價報告。
五、項目審計監督
建立第三方審計制度,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對項目資金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計監督。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審計:
(一)項目管理方面。一是從項目的設計的科學性、資料的真實性進行審計;二是審計項目的申報、審核、審批和驗收是否符合規定;三是審計項目實施中是否有擅自改變計劃、調整項目建設內容的問題存在。
(二)資金管理方面。一是項目資金是否有按規定進行專款專戶管理;二是會計核算是否規范。
(三)資金使用方面。一是審計項目資金是否專款專用,是否全部用于項目建設,是否存在虛列支出和擠占挪用的問題。二是項目資金是否及時足額支付,有無存在截留現象。
(四)延伸調查審計。項目資金審計不能只停留在相關資料審計,還應進行相應的延伸,了解項目支出和項目實施完成的真實情況,深入到項目建設施工現場,對項目建設的真實性和效果進行審計。
通過規范國家儲備林專項資金的管理,以提高項目整體管理水平,力爭把南平市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項目建設成為示范樣榜,進而推進國家儲備林戰略實施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