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加平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體制的確立,新課改在我國全國范圍內的推廣越來越順利,而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也日漸推廣。數學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學科,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為了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有必要對于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分析研究,以便能夠為小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數學教學課堂。
關鍵詞:數學;合作;交流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靈活多變,學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數學教改的一個可喜變化。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追求數學美。那么,如何上好小學數學課,使數學課靈動起來,下面就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開放性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前提,如果學生不具備學習興趣,那么不管教師做出多少努力學生的數學思維都不會得到發展,只有教師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才能提高開放性教學的效率。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之后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目標,通過在開放性課堂培養學生的興趣來提高開放性教學的效率。比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時候,筆者就結合多媒體設備進行百分數學習,筆者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生活中運用百分數知識的圖片。實踐證明,圖片百分數教學的效果非常顯著,學生對圖片展示的生活元素很感興趣,學生在圖片展示完畢之后積極舉手進行發言,他們說出了其它生活中經常運用百分數的案列。學習興趣激發之后,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提升很快,許多一開始不喜歡課堂學習的學生都參與到數學課堂。在學生認真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地訓練,整個開放性課堂教學效率非常高。
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景,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熟悉的事例,創設具有趣味性,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如我在教“長方形面積的應用”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引入:同學們,你們長大后想當公司老總嗎?(想)下面老師出一道題考考大家,如果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以后自己當老總,要是幾個人共同討論完成的,以后可以合伙做老總,完成不了的就當打工仔。老師的一席話過后,同學們興趣大發、信心十足、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是什么問題。我接著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出示問題:現有一個長方形客廳需要鋪上地板磚,客廳內的長是8米,寬是6米,問需要邊長為80厘米的方磚多少塊?同學們為了證明自己能當公司老總,個個專心看題,有的獨立思考,有的合作討論,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特別是最后算出正確的結果時,大家歡呼雀躍,興奮不已。教師一句富有趣味性的話就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這就是情境教學所發揮的效果。
三、教學方法的改進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是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課改下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教育改革新思想、新觀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師的腦海和行動中,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通過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積極的創造性的參與,其生命之樹常青。雖然新課改搞了幾年了,但是我們老師在課堂上講解課程內容是依舊沿用以往的教學思維,對學生進行評價也采用試卷,考得好的學生就是優秀學生,考得不理想的學生就是差生,這種評價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學目標也不十分明確,教學措施也不十分科學,最終導致教學效果的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老師就應該轉變教學觀念,緊跟時代,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水平講解不同層次教學內容,最好進行分層教學,對不同的學生采取分層布置作業,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數學。同時,明確教學目標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多讓學生動手動腦,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不要一味地認為自己的教學方法怎樣,把自己看得有多高,忽視學生的主動性,把學生看作自己的朋友,或者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朋友,建立一種平等的身份,讓學生在平等的氛圍中學習。
四、通過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是學生知識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探究中去發現問題、深入思考和掌握學習知識的主動權。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獨立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內角和”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實驗、推理、想象,先讓學生自己猜想后,再通過動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證明了“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整個過程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操作來證明自己的猜想,既讓學生學到新的數學知識,又培養學生探究未知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總之,對于“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我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需要摸索更多的經驗和智慧,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堅信,路在自己的腳下,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定會打造一個完美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