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摘 要:小學的音樂課堂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起著啟蒙的作用,因此,關注學生,做好小學音樂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存在一些問題是亟待解決的。本文將首先從小學音樂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據此分析了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效結合的基本措施,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與“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學生的發展了,尤其是對于小學音樂來說,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就需要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效地結合起來,接下來我們就首先簡要的說明小學音樂課堂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一、小學音樂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相對落后
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一直都停留在教師引導,學生跟隨的階段,例如在教學生唱歌時往往都是教師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這樣雖然學生也可以記住歌曲如何唱,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學生對節奏掌握不準確,學習效率低等問題,這樣對于教師來說可以減輕備課負擔,但是教學質量卻非常有限,因此不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來說都是不利的。對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從而使教學效率得以提升。
2.課堂氛圍不夠活躍
小學課堂本來應該是充滿活躍的空氣因子的,但是由于落后的教學模式,使得音樂課堂總是死氣沉沉的,教師提問也沒有學生會主動回答。這樣不僅會使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有所缺失,學生的積極性降低,而且教師的教學熱情有所減弱,更加會使教師對音樂教學失去信心。因此,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教師的授課積極性和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而且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得以提高。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教”與“學”的有效結合
1.教學觀念創新
教師將教學觀念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將“教”與“學”的有效結合的方式之一,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遵循民主的原則,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學生的需求,以制定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第二,教師要盡可能的減少在教學時講樂理等知識,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第三,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提高教學效率。
2.從學生實際出發
由于不同年級小學生的年齡有一定的差距,學習經歷也有所差別,因此在教學時就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分析他們的內心需求和接受能力,以制定最合適的教學方案。例如,在進行《天天好心情》這首歌曲的教學時,由于學生還都比較小,所以就需要了解學生的喜好,他們對于學習還停留在通過畫畫等方式來融入課堂氛圍,因此在教學時就需要通過教學生畫簡筆畫這樣互動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
3.師生關系平等
師生關系一直都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之一,傳統的師生關系已經不再適合學生的發展了,在新時代我們應該推崇的是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時一定要以此為基礎。例如,在進行《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的教學時,可以通過和學生一起打節拍這樣互動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欣賞。這樣不僅有利于營造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來說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4.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學生只有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盡量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尤其是對于小學音樂來說,音樂本身就是會給人帶來愉悅心情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在教學時應當盡量通過眼神、表情、手勢等方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加強學生的參與度,提高教學效率。
三、小結
本文首先簡要的說明了小學音樂課堂的基本教學現狀,據此提出了針對現狀的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效結合的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以上是根據本人多年從事小學音樂的教學工作經驗總結而成的,若有任何不妥當的地方,望各位同仁及時提出,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孫宇.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把握課堂引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190.
[2]佟賀.小學音樂創造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3]吳梅芬.理解課程視域下的中學音樂課程與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3.
[4]張麗娜.模式一環境下小學課堂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