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鵬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相應的對教學體制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隨著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當今社會對機械制造專業方面的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因此,為了進一步向社會輸出優秀的機械制造專業的人才,需要各大高校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培養,讓其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為社會培養出尖端的人才。
關鍵詞:中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體制
一、引言
在全球化程度逐漸加深的今天,國家、社會、企業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各大高校作為為國家、社會、企業提供人才的場所,其壓力日益增大,如何培養出適合現階段發展的人才是其需要進行深刻思考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全國高職、中職教育的不斷發展,各大職業學校迎來了能夠飛速發展的大好時機,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與挑戰,在機會與挑戰同時存在的時機下,如何把握機會,迎接挑戰成了各大院校現階段需要考慮的問題。在這樣的時機下,唯有人才才是改變之本,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各大院校如何培養高端人才迫在眉睫。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輕、重工業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對機械制造專業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大。應用型的機械制造專業人才與傳統教育下的人才不同,其旨在“應用”二字,這部分人才更適應現階段的市場,其不僅僅是只需要懂得理論,更多的是擁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這部分人才可以負責機械產品設計、制造等一系列工作,擁有較強的職業素質、思想素質與身心素質。因此,中職院校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體制,創造新型的教學體制。這種教學體制以培養新型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讓教學體制主動貼近社會,然后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將社會情況與學校情況相結合,從而對現階段的教學體制進行改革,打造屬于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案與培養方案。根據改革后的教學體制對學生進行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讓其能夠更加的適應社會需求,從而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價值,為國家、社會作出巨大的貢獻。
二、中職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學體制存在的問題
1.中職院校對機械制造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精準定位
現階段中職院校對機械制造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夠合理,課程安排上不能達到對這個專業的精準定位,課程內容過于繁瑣、冗長、死板,無法讓學生找到重點,無法讓學生找到可以應用于現階段社會的知識。并且中職院校對機械制造專業過分的重視理論知識,讓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從而讓學生失去了對這個專業的興趣,造成了教學效果逐步變差,從而造成大量人才的流失。
2.中職院校的機械制造專業缺少實踐性
機械制造專業是理論與實踐缺一不可的專業。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理論知識,讓學生喪失了很多可以動手操作的機會。單純的學習理論知識,只能讓學生的理解層面處于“記”的階段,無法向“理解”階段前進。因為此專業的內容過于理論化,過于專業化,不動手進行操作根本無法掌握其中的要領,這樣的學習只能讓學生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無法向更深層進階。
3.中職院校對機械制造專業的實踐場所不夠支持
實踐是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應用,但目前各大中職院校不太重視這部分,對相應的實踐場所的開設少之又少。我們都知道將理論知識轉換成實踐操作才是適應社會需求的重中之重,只有這樣的應用型人才才能掌握當今社會需求的工作內容。
4.中職院校對機械制造專業的考核制度不夠完善
現階段各大院校的考核制度基本以理論知識為主,主要采用書面考試的方式進行考核,但這種考核機制對于機械制造專業并不適用。眾所周知,機械制造專業有大量的繪圖制造任務,這些任務細節較多,難度較大,只有通過不斷地鍛煉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然后才能設計出新型的制造圖紙。
三、中職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學體制的改革方案
1.改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
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重視理論知識,大部分老師的講課方式也是僅僅照著課本對知識進行講解,這樣造成了學生只能被動地接觸從未了解過的知識,對于難點知識也只能采取“記憶”方式,從而讓學生缺乏對此專業的興趣,影響了學生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影響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因此,現階段該專業教學體制的改革重在提高學生興趣、積極性。
(1)老師對課程進行深層次整合
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透徹的理解知識點,讓其可以將所學知識串聯起來,需要老師能夠更好的掌握該門課程的教學標準,做到自己可以融會貫通的程度,并且結合學生的需求與學習能力,創新出新的教學方案。在講授課程時,需要提前對所講課程進行提煉、總結,對重點、難點的知識點進行深度的講解。
(2)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
在教學形式方面,老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進度,還可以培養與學生的感情,讓師生之間可以達到和諧平等的關系。
2.擴大實踐場所,增加學生的實踐操作
大量的實踐操作是將知識進行轉化的必備途徑,只有不斷的動手操作才能夠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所以,中職院校應該增加實踐場所的開放,讓學生不僅上課可以進行操作,下課也能夠進行實踐。同時在課程時間的設置上,可以適當減少理論知識的講解,增加實踐操作的時間,讓學生可以深度地理解相應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讓學生可以更加的適應社會需求。
3.改善考核機制,讓其參與到社會企業
對于此專業,可以增大實踐部分的分值,督促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實踐操作,主動的對知識進行思考。同時,在考核制度中,可以讓學生深入到社會企業,讓其更加了解社會需求,可以將學生安排到同一家企業進行考核,讓企業人員進行評審,從而讓他們了解自身的不足。
四、總結
中職院校的目的是培養更多的應用型機械制造專業的人才,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企業,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與財富。
參考文獻
[1]吳戴燕.中職學校機械基礎教學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現代職業教育,2017(3):104-105.
[2]劉利均.論中職院校機械專業教學的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