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實驗是學員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學員通過實驗活動,可以探究未知的領域,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形成相關的概念,掌握實驗技能的觀點,然后從用實驗激發興趣啟發學員思維、用實驗驗證理論深化學員對知識的認知、用實驗化解疑問引導學員自主探究三個方面分析了如何利用實驗教學,開發學員的自主思維的問題。
關鍵詞:實驗教學;學員;興趣
科學結論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歸納、總結、思考和推理得出來的。教員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如能正確地運用實驗的方法,合理地指導學員進行實驗,不僅能激發學員的求知欲望,幫助學員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可以鍛煉學員的思維能力,培養學員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實驗是學員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學員通過實驗活動,可以探究未知的領域,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形成相關的概念,掌握實驗技能。實驗具有直觀性,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能夠豐富學員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他們獲得生動的表象,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比較全面、客觀地掌握知識,提高認識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驗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員應該從單純的“授業者”轉變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務者”,真正讓學員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員應該引導學員積極動手和思考,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和質疑,并引導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真正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應該突破教材的束縛,敢于創設條件,幫助學員打開思路,積極探索;讓學員通過自身的體驗和感悟,真正達到對知識的理解。教員應該有效地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員的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歸納演繹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使學員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
1 用實驗激發興趣,啟發學員思維
實驗是以充分調動學員的各種感官為前提的一個綜合性學習過程。實驗對被動接受間接經驗為主的學員來說,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和趣味性。再加上實驗具有較強的啟發性,新穎、意想不到的現象往往能有效吸引學員認真觀察、操作,積極體悟、回味。
需要注意的是,學員實驗中有一大部分是測量性和驗證性的實驗,為了防止學員在實驗中懶于思考或不求甚解,就需要教員通過有效的刺激,去強化實驗教學的啟發性,努力使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或實驗結果能夠激發學員的興趣,讓他們進行深入的思考。
教學的過程就是使無疑者有疑,再使有疑者無疑的過程。實驗教學就具有這樣的效果。有趣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能夠大大調動學員的好奇心,進而引發其思考探究的欲望,這對培養學員的思維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 用實驗驗證理論,深化學員對知識的認知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教員的演示實驗或學員親手進行的實驗操作,能把書本知識由微觀變為宏觀,由抽象變為具體,由無形變為有形,使學員易于獲取多方面的知識,鞏固學習成果。
單純通過課本和教員講授,學員可能只會獲得一些膚淺的、表面的新鮮概念,但由于這些觀點沒有經過整合,還并沒有成為他們自身知識結構的一部分。通過實驗來還原理論知識產生的過程,就會使學員深入地理解相關的知識點。在實驗中,舊有理論與新理論順利地進行順應和同化,加深了學員對理論的理解。
以實驗為主導的教學過程是從簡單到復雜,從感性認識逐步過渡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它符合學員接受新知識的規律,能夠充分激發學員的思維活動。從具體的動手操作出發,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就能輕易地攻破重難點。教員將鮮明的實驗現象與嚴密的推理過程相結合,就能使學員對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對問題獲得透徹的理解。
3 用實驗化解疑問,引導學員自主探究
在實驗中進行探究的一般程序是:發現問題—提出假設一設計并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數據—分析歸納、得出結論一評估與交流。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鍛煉學員的能力,更能提高學員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
做演示實驗時,教員可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循善誘,適時點撥,逐步引導學員具體、全面、深入地認識物質的本質,以及物質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使學員的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員在親自動手實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拓寬自己的思維空間,并能在探究的過程中尋找到創新的突破口。
教員可以引導學員通過多個實驗探究同一個物理規律,這樣不僅能讓學員感到結論是可靠的,更能讓學員感到課本上的實驗不是唯一的,可以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這樣有利于發展學員的個性,活躍學員的思維,激發和滿足不同層次學員的探索和創新欲望,達到不同層次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
在設計實驗方案時,教員首先要尊重學員,注重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其主體精神。要使單純的實驗操作轉變為學員自主探究知識并培養技能的過程,從而使學員真正成為拓展型、探究型的學習主體。
做實驗的目的,并不只是讓學員學會操作,更重要的是讓學員熟悉與實驗相關的理論知識,突破教材的框架,大膽設想,尋找完成實驗的最佳途徑。通過學員親自動腦、動手,對實驗進行反復設計、修改、推理、完善,能有效地強化學員對知識的理解,讓他們熟練基本的實驗操作,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使他們的自主思維能力得到發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肖新烈·實現軍事教育的戰略轉變 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解放軍報,2015-9-20
[2]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點[N].中國教育報.2014年1月25日:第001版
作者簡介
方存忠(1965-),男,漢,山東濰坊,學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軍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