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希林
摘 要:林業發展的根礎是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撫育經營管理對改善森林質量、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森林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對生態保護作用有重要意義,也是森工林區的一項長遠目標工作。本文對黑龍江省亞布力林業局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與措施進行了簡單的研究,通過結合林業局森林撫育經營現狀,提高撫育經營方式等科學管理念,提出對撫育經營管理工作的想法。
關鍵詞: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想法
林業發展的根礎是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撫育經營管理對改善森林質量、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森林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對生態保護作用有重要意義,也是森工林區的一項長遠目標工作。在實際森林撫育進行時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全面開展森林撫育經營工作,并將現有的撫育經營技術不斷改進、完善,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
對森林撫育經營和利于調整森林合理性結構,使林木生長量質量不僅可以提高,而且也使森林蓄積量提高,更有效地形成高效優質的生態環境,也全面提升森林的生態全方面的功能發揮,滿足社會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需求。森林撫育經營的主要任務是對林分郁閉度在0.7以上、單一的樹種結構、林分進入近熟林的自然分化時期(林木之間競爭劇烈、林分結構質量和健康狀況較差);生態功能效益低下的中、幼齡林,對其進行森林撫育管理,通過透光撫育、生長撫育等經營技術措施,選擇適于當地經營管理的撫育方式。本文對黑龍江省亞布力林業局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與措施進行了簡單的研究,通過結合林業局森林撫育經營現狀,根據《森林撫育技術標準規范化》,嚴格質量要求,提高撫育經營方式等科學管理念,提高撫育經營方式等科學管理念,提出對撫育經營管理工作的想法。
1 森林撫育基本情況
撫育經營管理工程的有序推進,全面開展對森林林分撫育經營密度結構調整,現結合亞布力林業局森林資源撫育經營現狀,如對次生林除藤、割灌等,同時對枯死木、被壓木、病死木進行清理處理,有效地降低了樹種郁閉度和優化樹種等為重點的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經多年對林分進行實施撫育經營,從2010年到2017年完成撫育任務172萬畝,經營區公益林96萬畝,占總經營55.8%,商品林點44.2%年平均完成為24.57萬畝。完成撫育經營管理任務的100%,達到林分經營管理目的。
通過對不同林分有選擇對林分進行透光撫育、生長撫育、衛生伐、定株撫育和割灌除草等,有利改善了林分生長立地環境,保留目的樹種,提高林分質量,縮短成林時間。生長撫育是要調整林分疏密度,保護了森林群落結構和生物多樣性的穩定,提升森林結構的多樣性功能,對人工林和天然林撫育經營管理達到合理,使林分提前進入速生豐產林時期,使林木提前進入商品化,增加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 森林撫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林區的森林撫育經營技術在實際使用中還存在著不規范現象,主要表現在撫育系統工程開發不到位、生態保護意識等問題上。
第一森林撫育管理系統不完善。主要體現在撫育管理系統推廣不及時,使林業局森林撫育工作不能順利進行下去。撫育系統還存在著運行環節問題。第二生態保護意識薄弱,破壞森林生物多物種。在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上缺乏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影響了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在實際撫育工作期間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有效的長期發展規劃,影響了正常森林撫育的進展;由于林區在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時對于物種多樣性不重視,導致個別些物種減少,這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生物多樣性造成了的影響。
3 撫育經營管理想法
森林撫育經營管理作用具有長效性、實用性、系統性,科學地運用森林撫育作業標準(LY/T 2082.2-2015)東北、內蒙古自治區森林撫育技術要求),它為森林撫育管理的未來發展提供撫育技術保證。森林撫育經營技術還可以有效的對生態林業環境進行改造,在林業改革新時期,森林撫育經營技術的規范化將對林業資源合理規劃,減少對森林的亂砍亂伐的現象,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3.1 完善森工撫育管理系統平臺
扶育管理系統平臺可以實現森林撫育經營全過程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首先對《森林撫育實施方案標準化細則》達成共識,對每年下發的撫育任務和對象要明確,森林撫育任務量按一定比例分配,責任落實到人,同時簽約撫育經營管理實施的具體技術保障措施,對撫育經營過程中,監督管理制度要跟得上撫育經營的進度,把監督制度落實到位,從上到下要做到透明、公開、公正;建立森林撫育經營年度計劃任務按林分類別統計明細表,并將森林撫育任務的完成情況納入年度林業生產年終考核之中。
3.2 提高生態保護意識
林區的森林撫育經營工作,首先要提高森林撫育經營工作人員對生態保護意識,應該做好宣傳森林生態環境保護,提高工作人員對撫育經營管理意識的重要性,針對不同人員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工作,提高專業知識技能,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3.3 建立有效撫育資源檔案
通過專業資源軟件把撫育的地塊落實到圖面上,動態管理撫育經營,如通過森林撫育經營網隨時跟蹤撫育發布的信息(林分生長環境、生態環境因子、樹木立地因子、經營撫育措施等因子和表格)。
3.4 制定合理森林撫育經營補貼標準
現由于現撫育用工成本的不斷提高,森林撫育補貼標準還以老標準下發,已不適應現用工補貼費發放的要求,使現實撫育經營活動成本費用低,調動不起來職工的積極性,所以要重新對森林撫育經營補貼標準進行確定,才具有針對性。根據地區環境差異具體實際情況,對森林撫育補貼標準適當調整,關于條件差的地塊按立地因子等難易程度不同條件按一定比例調動,同時制定相應的地方財政撫育專項配套補貼政策,還要鼓勵自籌配套資金。
3.5 質量檢查跟蹤到位
撫育質量檢查嚴格按國家相關撫育規定和《中幼齡林撫育實施辦法》要求,開展檢查驗收前期工作抽檢安排,健全質量檢查責任制,追究檢查驗收責任,對森林撫育經營實施全過程監督到位。設計質量檢查和作業質量檢查,對撫育質量檢查結果進行考評,制定考評標準,分出等級制或優、良、合格、差等,根據等級差異制出相對應的補貼資金標準,事后質量檢查監督到位才能確保撫育作業施工質量,森林撫育經營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3.6 對森林撫育經營技術標準進行培訓
撫育經營技術標準教程標準化,才能對所從事的撫育的工作者進行培訓。首先選擇撫育經營成型的單位,把不同撫育經營的森林類型進行內業作業設計,外業做成示范基地,結合推進現場觀模,使示范基地直觀、易懂,有很強的操作性,為同行提供參考作業示范區。其次對崗位技術管理人員從理論基礎到現地進行培訓,由負責撫育造林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培訓,主要針對國有林區林場所業務技術員加強技術規程操作和撫育系統信息軟件技術應用培訓,野外數據采集PDA系統,以PDA為統一的數據采集終端,具有地圖導航、軌跡跟蹤、數據采集、匯總報表、一鍵成圖和適時更新等功能,保證了數據的實時性和地理位置的準確性。
3.7 建立評估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機構
撫育經營管理機構對森林撫育經營成效進行評估,建立分析決策管理庫,對近年數據檔案、專題圖、結果等對比分析,定期地對林木生長、林分結構等因子的變化進行監測,并推廣森林的可持續生態撫育經營管理模式,建立可用于林木生長實踐的森林生態系統模型,定量分析林分的生態功能,確定森林撫育經營的有效方式,為森工撫育經營發展形成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森林撫育經營技術系統。
參考文獻
[1]LY/T 2082.2-2015 東北、內蒙古自治區森林撫育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