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教師要通過不同尋常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驅動學生在課堂上思維發散。課堂學習模式學生已經非常熟悉,教師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和無聊的感覺,教師要聚焦于知識,細細斟酌一番,營造一個韻味悠長的課堂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模式;課堂環境;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陳燕,江蘇省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可以參與到課堂探究中。教師仔細斟酌會設計出別具一格的教學環節和教學模式,用新穎的教學形式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習得知識。教師不同尋常的教學模式會給學生一種新鮮感,使學生眼前一亮,進而產生積極的學習欲望,帶著主動性進行知識的分析和思考,呈現出意味深長的課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教學內容要科學,融入深厚文化底蘊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課堂的科學性,用科學的知識來指導和點撥學生,使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來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科學性的知識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化認識,積累豐富的知識,進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例如在學習Module 1 Unit2 Growing pains時,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存在矛盾和分歧的,要正確地認識這些矛盾和分歧。教師可以通過問題: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iggest cause of argument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帶領學生以閱讀文章為載體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知識,在思考中掌握英語詞匯,探究英語語言規律,進而形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指導,完成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促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實現理想的價值。教師在用科學的方法來指導學生的同時要不斷地給學生滲透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課堂結構要新穎,緊緊圍繞課堂要點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在課堂上要關注課堂結構的新穎性,用獨特的課堂環節和課堂步驟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感受學習的快樂和樂趣。新穎的教學模式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融入課堂環節中,產生學習欲望。新穎的形式會激發學生的欲望,使學生可以關注課堂,注意力集中。例如在學習Module 5 Unit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時,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就可以通過一些與其他人相處的圖片來進行課堂導入,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課堂上,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教師可以設置探究活動,用任務的方式來驅動學生探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當學生發現學習困惑和學習疑問時,合作交流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開闊思路。 如在閱讀中,有的學生對于what did Matthew think about losing the match?感覺到困惑,通過交流的方式有效地幫助了學生化解問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使他們可以在課堂展示環節脫口而出。通過環環緊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活動的安排,學生會始終圍繞著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主動地探索問題,發現自己存在的疑問和困惑,在參與中找到自己的疑問,提出自己的質疑,通過自己的分析和處理來解決問題,提高學習能力。
三、授課方法要靈活,鼓勵學生發散思維
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關注課堂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始終使學生處于主動狀態中,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例如為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自主閱讀法、導學案法或者是任務教學法等不同的方法來促進學生思維的參與,使學生不斷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如在學習Module 2 Unit3 Amazing people時,教師就可以將文章的知識點整理成導學案,課堂上發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來學習,了解重點單詞和詞匯的用法。而對于文章的理解,教師則可以采用自主閱讀的方式來鼓勵學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和段落大意,在閱讀中對文章進行結構的梳理。同時還可以通過不同的練習活動和課堂教學任務來引導學生應用英語。不同的模式會給學生一種新鮮感,產生學習興趣。進而圍繞著課堂所學的知識認真分析,主動探究,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參與中提高學生的能力。
四、提出問題要有趣,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學生的興趣來激發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使學生可以融入課堂,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分析和探究。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給學生提供有趣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主動地進行分析和思考。
總之,教師要不斷地變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用新穎和獨特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探究中,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學習的主體。豐富的教學形式會使學生思維運轉起來,感受到課堂的韻味和快樂,進而主動地分析,實現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李紅梅.新課程課堂教學:從彈性預設到動態生成[J].當代教育科學,2005,10,7.
[2]陳立爭,劉浩文.立足解題決策能力 深化高中英語教學[J].英語教學研究,200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