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家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養”一詞已經成為了教育界關注的重點,老師們也圍繞著怎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展開討論。但是,當前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各個小學應盡快開展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中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大力推進,以幫助小學生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優化方案 綜合能力提升
引言: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難點。小學生在寫作時經常不知道該怎么寫,寫作時打不開思路,寫出來的內容也言之無物,空洞乏味。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小學生思維能力薄弱和對寫作缺乏熱情。所以接下來本文基于核心素養探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優化的意義和方案,以期為老師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提高習作教學水平提供助力。
一、核心素養的含義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同時關注學生在其培養過程中的體悟。同時其具備穩定性和開放性,是可以促進終身學習、實現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1]。
二、基于核心素養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語文作文課堂是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的主要場所。如果老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創作熱情,引導他們思考,就可以充分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形成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推動我國的教學改革進程
我國以應試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當前時代對學生們能力需求多樣化的要求。如果可以從小學時期就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進行教學,對原有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進行改善,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培養其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就可以很好的順應國家課程“新課改”的要求和標準,進而推動我國教育領域的改革,使之可以適應時代發展潮流[2]。
三、現有模式所存在的問題
在現有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中,有些老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或因為教學方法不夠成熟,常常讓學生們死記硬背一些所謂的好詞好句或者模板,以便在寫作文時生搬硬套進去。更有甚者讓學生背范文,然后到寫作時改一改成為自己的文章。這樣忽視寫作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和啟發,只注重結果的教學模式具有很大弊端[3]。長此以往,小學生就會養成遇到寫作就找范文、好句的壞習慣,永遠無法寫出可以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屬于自己的文章。從而使學生逐步喪失自主思考、自我構思的能力,形成一直依賴他物的不良習慣。
四、優化方法
(一)注重興趣培養
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主要是以文字為媒介對學生進行知識傳輸,以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為目標。但是如果單純的利用文字教學,容易讓活潑好動的小學生感到乏味。老師應該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領略到文字的魅力,讓他們產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
例如,在寫作“我未來想成為一名__”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互動,讓大家互相交流自己未來想從事的工作,先進行口頭上的暢想,使寫作課堂變得不再枯燥,通過有意思的活動和思維上的碰撞激發孩子們的創作興趣和熱情,讓其理解寫作是表達自己真實情感這一內涵。進而引導其進行寫作,讓寫作真正成為孩子表達自身情感的一種方式。
(二)尊重學生主體性,多樣化寫作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作為老師要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在作文教學中引導他們釋放天性,不要用過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他們的思維,以免他們對寫作產生厭煩和畏懼[4]。因此,在作文命題時,要改變傳統的命題方式,和學生們進行溝通,了解他們想寫什么,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寫作過程變得愉快。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老師就可以完全放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起到輔助作用,引導學生學會遣詞造句、作文結構等,成為學生進步的階梯。此外,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寫日記、寫隨筆,這樣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積累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在寫作時不至于無物可寫。
(三)注重啟發,引導學生思維發散
小學生由于生活經驗的缺乏,對事物認知水平相對而言比較低。因此,很難對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產生較為發散的聯想。老師要突破自身成人思維的局限,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對其進行適時的啟發,引導學生進行聯想,發散思維,從而讓學生較為深入的理解文章題目,進而引導學生寫出文章。
例如:在《我的家鄉》寫作教學中,小學生由于年齡問題,對自己的家鄉并不是那么了解,會出現不知道該怎么寫,進而不想寫的局面。這時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通過講故事、看圖片、看視頻等為學生展現他們家鄉的風景名勝、文化習俗、美食特產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了解自己的家鄉,產生想通過文字把自己家鄉介紹給他人的愿望,達到引導學生思維的目的。
五、結束語
寫作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的基礎課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更是重中之重,它是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必須得到重視。對小學生語文作文核心素質的培養是教育改革的重點環節,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通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增強他們自主思考和邏輯思維的能力,使他們以作文教學為基礎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珍梅.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習作課教學探索[J].吉林教育,2017(21):40-41.
[2] 付雁.“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之我見[J].寫作(下旬刊),2017(10).
[3] 王云枝.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習作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7(8):54-54.
[4] 張健,張敏,張珊珊.核心素養視角下習作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華夏教師,2018(5).
作者簡介:張林華(1976—),女,籍貫:四川省南充市,大學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單位:南充市嘉陵區行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