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之琳
摘 要:隨著大數據信息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也出現了諸如金融風險規避不健全、安全性有待進一步提升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為了進一步通過研究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以及趨勢,為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穩健發展提出政策建議,本文首先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趨勢進行分析;最后,對如何通過健全互聯網金融發展機制創新互聯網金融發展路徑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現狀及趨勢 創新路徑
引言
隨著大數據信息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互聯網金融(Internet Finance,簡稱:ITFIN)主要指通過網絡平臺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傳統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融資雙方之間的金融交易模式,經過發展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和發展模式主要包括了眾籌、P2P以及數字貨幣等互聯網金融模式[1]。相較于傳統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在進行交易時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平臺的操作實現的,一方面,簡化了交易流程、節省了交易時間,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具有一種多元化和普惠性的特點,所服務的客戶主體相較于傳統金融機構來說也具有一種多層次、普遍性的特點,其所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不僅針對實體經濟主體,對于不同層次的消費者也提供相應的金融產品[2]。但是,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也出現了諸如金融風險規避不健全、安全性有待進一步提升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為了進一步通過研究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以及趨勢,為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穩健發展提出政策建議,本文首先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趨勢進行分析;最后,對如何通過健全互聯網金融發展機制促進其發展提出政策建議。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在發展中由于生產結構調整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是由于傳統金融機構存在的融資手續繁瑣、融資條件設置復雜,導致大量的實體經濟主體選擇通過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行融資,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融資規模不斷擴大,增長速度也在不斷攀升,但是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也帶來了以下三個問題:
(一)安全風險不斷增加:互聯網金融是基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完善而逐漸興起、成熟的金融交易機構,由于時間尚短,導致其在發展中尚未構建起系統的風險監管機制,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交易過程中往往涉及交易主體大量的私人信息,由于監管不健全導致金融市場上大量的顧客群體泄露。
(二)互聯網金融的規范性發展有待進一步提升:相較于傳統的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機制中尚未行業準入門檻導致現有互聯網金融企業資質參差不齊,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中的部分金融機構存在擔保、債項分拆業務等一系列的違規操作現象[3]。
(三)系統性風險增加:當前,互聯網金融所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不斷多元,互聯網金融機構所服務的客戶群體不僅有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主體,還有個人主體購買理財產品,這種多元化、普惠性特點導致80%的客戶對風險的抵抗能力較差,一旦發生金融風險,將對社會穩定產生巨大威脅。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趨勢
當前,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以及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井噴,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呈現出以下兩個趨勢:
(一)數字化趨勢:互聯網金融是建立在信息技術不斷成熟的基礎之上的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企業為了進一步提升其管理水平、拓展業務范圍,通過大數據系統對金融行業中的交叉業務進行分析,從而尋找出潛在的融資需求。
(二)經營模式多元趨勢: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對傳統金融機構所提供的金融產品進行創新,不斷提供傳統的金融茶品和服務,而且對業務模式進行創新,如向客戶提供理財咨詢、短期理財產品(如支付寶等平臺七日理財產品)的提供,經營模式也從傳統的實體銷售轉變為互聯網營銷。
三、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有效舉措
為了解決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適應期發展趨勢,互聯網金融發展應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根據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健全監管機制,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進行嚴格的制定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互聯網金融企業參差不齊的問題,也能夠進一步的規避金融風險的發生。
其次,促進互聯網金融企業和傳統金融機構的深入合作。由于二者在發展中各有其優勢,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應充分利用傳統金融機構強大資金和良好的信用支撐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傳統的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便捷性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銷售。
最后,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信息技術平臺。憑借大數據分析的力量找出融資主體和金融產品需求主體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需求,從供給端發力為消費主體提供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從而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滿足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Pi T,Zhao T. Internet Finance: Category, Innovation and Prospects[J]. Finance & Economics, 2014.
[2] 賈楠.中國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風險影響及其系統性風險度量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8(04):145-157.
[3] 潘靜.互聯網金融監管規則的完善——以美英國家為鏡鑒[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8,39(02):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