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卿 董永春
摘 要:新課標的改革要求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但這并不代表著教師可以對學生徹底放手。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再加上數學科目本身所具有的邏輯思維使小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因此,他們需要教師來對其進行引導,不僅是課堂教學,課后作業也是如此。重點對“導學作業”基點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導學作業;數學;小學
數學是小學課程中一門比較重要的科目,它是學生未來學習以及發展的基礎所在。因此,數學教學工作的質量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師關注的問題。但課堂時間的有限讓教師必須將知識的獲取與轉化渠道放在課后作業上。在以往的教學中,作業僅僅只是課堂遺留下來的附屬品,它拘泥于課堂知識和教材,大多以題目的形式出現。這樣的作業讓學生苦不堪言,也讓作業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接下來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以“導學作業”為基點的教學策略展開探討。
一、借助情境引導學生開展作業任務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烈,自制力比較差,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在傳統的作業任務中,教師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作業任務也僅僅限于書面形式,大多以題目出現。而這種情況所導致的弊端是學生無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作業任務,即使完成,作業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必須借助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導學生進行作業任務的開展。例如:在學習了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之后,教師完全可以為學生創設情境類型的作業來取代題目類型的作業。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去進行知識的鞏固,例如讓學生陪父母去一次菜市場進行買菜,然后自己來計算父母買菜所需要的錢數,在上學的時候匯報給教師。通過這樣的生活情境,學生會意識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后對數學的學習產生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去進行作業任務的完成。
二、通過游戲引導學生開展作業任務
“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只有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他們才會主動去探究。在小學生所處的這個階段,他們最感興趣的活動恐怕就是游戲了。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任務的布置時,完全可以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來進行作業任務的開展。例如:在學習了因數和倍數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游戲作業來進行知識的鞏固。要求學生進行拍數令的游戲,游戲規則為:所有學生都參與游戲,教師作為裁判員進行監督。裁判員首先選擇一個數字,第一名學生從1開始報數,報完輪到下一名同學,但只要有人數到含有這個數字或者這個數字的倍數時,就不許報數,要拍一下自己的后腦勺,然后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如果有人報錯則由裁判進行懲罰,進行才藝表演。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學生的興趣已經被完全激發出來了,他們也能更好地進行作業的完成和知識的鞏固。
三、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開展作業任務
課堂上的知識需要課外作業的布置來進行鞏固與拓展,但如果小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并沒有完全理解呢?這并不是毫無可能的,畢竟數學知識的邏輯與思維復雜,小學生學習起來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必須考慮到這一因素。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內容少、重點突出的特點制作相關內容,并且將之運用到學生進行作業任務的過程中去,引導學生進行作業任務的開展。例如:在學習了分數的加減法之后,學生對于同分母分數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的計算方式可能還是無法理解,因此,筆者就制作了關于“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視頻課程,讓學生根據視頻進行作業任務的完成,避免了學生因為無法理解而無法進行作業開展的現象出現,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順利地進行作業任務的開展。
四、采用分層引導學生開展作業任務
正如世界上并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作為教育者,教師不得不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因此,因材施教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中必須要做到的。所以,在進行作業布置的時候,教師也必須將這一點考慮進去,使作業分層化,從而引導學生進行作業任務的開展。例如:在學習了“圓形的周長”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出幾道必做題(已知半徑或直徑,求周長的基本題),再加上選做題(量出家里的飯桌“圓形”的半徑,并求出它的周長)。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去選擇要做的題目,這樣一來,所有的學生都會有鍛煉的機會,既不會讓他們因無法做出作業而過于自卑,也不會讓他們因輕松做出作業而驕傲自滿。
總而言之,以“導學作業”為基點展開各種教學策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還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和諧輕松的氛圍,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以“導學作業”為切入點,將之運用到自己的各個教學環節中,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性,并且真正從中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趙進.導學·授課·練習: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思考[J].小學生(中旬刊),2018(1):14.
[2]夏翔玖.“導學啟思”模式下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