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陽
摘要:互聯網時代下,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互聯網+”概念的提出,更是促進了社會的創新和發展。在能源使用方面,在我國傳統能源依舊占據主流,傳統化石能源的使用,推動經濟的同時,給環境帶來了不可逆的破壞。“互聯網+”理念下,智慧用能和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建設,改變了傳統的能源供給方式,加大對新能源的利用,節約傳統能源,減少環境污染。本文主要探討互聯網+智能用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建設。
關鍵詞:互聯網+ 智慧用能 服務平臺
中圖分類號:F42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5(b)-0000-00
最早的能源開發主要是指傳統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開發和使用,帶動了工業化的發展,同時也給環境帶來極大地污染。環境污染、全球變暖、霧霾、溫室效應等情況的出現就是化石能源使用的一大弊端,為了減少傳統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大力開發新能源(風能、水能、潮汐能、太陽能、核能等),減少傳統化石能源的使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用能的提出,通過構建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實現對能源的調配,合理利用,對實現節能減排有著促進作用。
本文以南方電網公司在廣州建設的“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示范小區”為例,分析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構建。
1 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概述
1.1 “互聯網+智能用能”
互聯網時代下,衍生出許多新的經濟形態,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旅游、互聯網+物流等,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的高效和智能。“互聯網+智能用能”是互聯網同能源使用的融合,依托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實現了智能用能。以智能城市、智能小區的建設為例,“互聯網+”模式的應用,滿足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要求。智能用能主要是指建立能源的協同機制,實現能源的有效供給,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1.2 綜合能源服務平臺
綜合能源服務平臺是提供能源服務的系統,服務目標在于為用戶提供能源,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服務對象包括:能源供應商、能源消費用戶、能源輸送單位。能源供應商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氣等一次能源供應商;風電能、生物質能發電廠、太陽能光伏電站等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供應商。能源用戶包括居民、工業、企業等。能源輸送單位包括熱力輸送、天然氣輸送、電力輸送等相關企業。技術需求包括:供能側、用能側的協同機制。供能側的協同,保證天然氣、石油、煤炭、熱力、電力、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電量的穩定供應。用能側的協同,為工業用戶、居民用戶、企業用戶等提供均衡的供電。
2 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以南方電網公司在廣州建設的智慧小區為例
互聯網時代下,南方電網公司積極應對電改,在廣州建設首個“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示范小區”,針對用戶設計綜合能源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四網合一、集中抄表、智能家居、充電設施等,實現了能源和信息的融合,為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供電服務。
2.1 四網合一
所謂的四網合一是指將電視網、互聯網、電話網、電網四張網絡融合為一張網,使用OPLC復合光纜,代替電纜,將光纖復合電纜進行改造,使其可以承載電視網、互聯網、電話網、電網等功能。四網合一的方式,其他運營商便無需額外開掘隧道,直接公用一條網絡,可以降低運營費用。電網同通訊網絡的融合,擴展了服務范圍,只要有電網的地方就可以覆蓋通訊業務。未來電力企業發展,可以借助電力光纖網絡,開展城市物聯網,使用戶可以遠程控制設備的用電情況,更加的智能化。
2.2 建立電表、水表、氣表集中抄表的模式
水表、電表、氣表三表合一,集中抄表的模式,更加的簡單、便捷、高效。三表集中抄表的模式,需要實現水表、電表、氣表的智能化改造。廣州市在2017年完成了智能電表的改造工作,實現了智能電表的全覆蓋,使用電力光纖進行數據傳送,使三表集中抄表成為了可能。該智能小區建設中,水表、電表、氣表三表的數據,使用統一的設備集中采集,利用光纖網絡進行數據傳播,提升了抄表工作的效率和準確率,形成人們對水能、電能、氣能的使用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掌握用戶的需求。例如,在人們用電方面,開燈和關燈,看似簡單的動作,將這些歷史數據分析,可以了解用戶的生活習慣和節能意識等。
2.3 智能家居打造高端社區服務
智能家居做為智能用能綜合服務的終端系統,在四網合一和集中抄表的前提下,利用智能家居,構建完整的服務體系,為用戶生活提供智能化的服務。例如,電視、空調、冰箱、電話、微波爐等家用的電器,將其做為智能家居的載體,利用無線或者有線網絡,實現用戶與家電的互動。用戶使用手機、IPAD等設備,遠程控制家用電器,查詢電器的各項信息,包括使用電量、電壓等,設置電器的運行時間,對家庭電器進行用電分析,對電器設置用電計劃,功率報警等,以安全為前提,提供家電的節能建議。
2.4 汽車充電設施
智慧用能服務平臺的構建,并非單純地使用智能化的設備,而是應該突出能源的綠色、環保和低碳。太陽能、地熱能、綠色環保材料等在建筑和供能方面的使用,加大了對清潔能源的應用力度。除此之外,電動汽車的推廣和應用,使用電能代替石油資源,符合綠色、環保和低碳的理念,為了推廣電動汽車的使用,智能小區項目同樣設置了電動汽車的充電設施,為充電汽車提供充電服務。目前,在小區內設有5個充電樁,其服務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將充電樁連接到智能小區能源服務平臺,可以對充電樁的使用情況和使用狀態進行監測,收集相關數據。另一種是內置SIM卡,將充電樁同運營服務平臺連接,可以實現移動支付和在線支付等,方便用戶進行充電。
2.5 建設智慧用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
智慧用能的實現,除去傳統的水能、電能、氣能的使用,清潔能源的使用也是一大特出特點。建立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實現對各種能源的協同配置和管理。例如,構建智慧用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電能、水能、氣能的數據查詢、網絡繳費、故障維修等服務。在能源供給方面,保證能源的穩定供給,利用四網合一的方式,減少資源消耗,同時利用數據統計和分析,給用戶提出節能建議等。
3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極大地變化。“互聯網+智慧用能”的提出,表明人們更加注重能源的使用效率,注重節能減排,加強新能源的使用,逐步替代傳統的能源。“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構建,主要目的在于為用戶提供能源服務,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南方電網公司在智慧小區的建設中,很好地體現出了“互聯網+智慧用能”的理念。四網合一,減少重復建設;集中抄表,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需求和習慣;智能家居,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遠程控制;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促進電動車的推廣和應用;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建設,更好地為用戶提供能源供給的服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建設,勢必會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何靖治. 互聯網+智慧用能構建綜合能源服務平臺[J]. 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2017(16):68-69.
[2]佚名. 中國能建廣東院總承包的“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示范小區”建成投入使用[J]. 南方能源建設, 2017(2):28-28.
[3]帥泉, 何靖治, 許苑. “四網融合”智能家居——南方電網首個“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示范小區”項目試點廣州投產[J]. 農村電工, 2017(9):12-13.
[4]張濤, 王培紅. “智慧+綜合能源服務系統”的理念與思考[J]. 上海節能, 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