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云
摘 要:為了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以及新課程改革對現(xiàn)今小學語文教育的要求,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為此,教師可以采用“拓展延伸”的方式,即教師要基于教材內(nèi)容進行知識拓展和延伸,從而使學生的語文視野得以拓寬,進而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就小學語文教學的拓展延伸進行分析,以期能給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延伸;策略分析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教師在對這些文章進行拓展延伸之前,首先要保證好自身的教學質(zhì)量,然后依據(jù)語文教材的文本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實際去選擇拓展和延伸的角度,并在教學過程中,因時制宜地將拓展材料和語文課文聯(lián)系到一起,從而達到促進學生思考、促成高效課堂構建的目的。
一、對情節(jié)進行拓展延伸
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情節(jié)進行延伸,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巨人的花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最后那名小男孩兒也被巨人趕走了,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巨人最終的結(jié)局又是怎樣的?”學生思考了一會兒,有的回答說:“巨人的花園會立刻風雪大作,他的花園會被重新冰封起來。”有的回答說:“巨人可能會因為忍受不了寒冷而離家出走,之后小朋友們會重新回到巨人的花園,使那里再次春意盎然起來。”……類似這樣的續(xù)編活動,能夠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能使他們那無處安放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發(fā)揮,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好感,進而使之能更加專注地去學習語文。
二、對主題進行拓展延伸
同樣的題材、同樣的主題,在不同作家的筆下通常會展現(xiàn)出不一樣的風采。因此,教師不妨以主題為切入點,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內(nèi)容,搜集一些主題相同、作家不同的作品,然后將這些作品放在一起比較、分析、思考。如,在教學葉紹翁的《游園不值》這首詩時,教師可以拿杜牧的《江南春》、賀知章的《詠柳》、韓愈的《早春》等寫春景的古詩讓學生進行對比鑒賞,并引導他們通過歸納、分析等方式,去理解這些古詩在寫法上的區(qū)別和共通之處。
三、對作者進行拓展延伸
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很多中外名家的作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語文課本上那些作品的篇幅有限,所以它們根本無法全面地體現(xiàn)出一個作者的寫作情懷和寫作風格。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對教材中文章的作者進行拓展延伸,即教師應依據(jù)學生的閱讀能力,視情況為其推薦該作者的其他作品,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以及語文視野得到有效拓展。
例如,針對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夸父逐日》這篇課文,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思考:首先,《夸父逐日》的作者是袁珂先生,袁珂先生的代表作品有很多,諸如《中國古代神話》《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等。從這些書的名字去看,就知道這些書的主題都是“神話故事”,而小學生大多都喜歡看神話故事類的書籍,所以教師如果推薦學生去看這些書,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會很樂意接受,而且讓學生看神話故事,其想象能力勢必會得到激發(fā),與此同時,其閱讀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強化。此外,除了為學生拓展課文作者的作品以外,教師還可以依據(jù)《夸父逐日》這個典故進行拓展。要知道,《夸父逐日》的典故實際上是出自于《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和《列子·湯問》,而考慮到小學生當前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規(guī)律,教師可以推薦學生看這兩部古籍的漫畫版,這樣做,不但能使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擴充,同時也間接地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四、對文體進行拓展延伸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體類型有很多,諸如詩歌、散文、記敘文等。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體相同的文章進行對比分析學習,這樣做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去把握文章的文體類型,繼而有利于其掌握各類文體的語言、結(jié)構等方面的特點。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新型玻璃》時,教師不妨先引導學生精讀這篇課文,并輔助他們理清文章的整體脈絡;之后再讓他們就該篇文章的特點進行分組討論。當學生“吃透”了《新型玻璃》以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另一篇說明文《海鳥》,并依次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閱讀,找出這兩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新一輪的小組討論,最后學生總結(jié)出這兩種說明文的結(jié)構特征,即“擺特點+說用途”。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比較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要協(xié)調(diào)好“教”和“學”的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基于學生的“學”去引導他們自行探索、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這樣一來學生才能有效地在比較閱讀中發(fā)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進行適宜的拓展和延伸能夠使學生的語文視野更開闊、知識儲備更豐富、思維能力更活躍,從而有利于其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語文這門課程。因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并且要積極地將“拓展延伸”貫徹到日常的教學中,以此去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原海燕.拓展延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甘肅教育,2017.
[2]王偉.超越文本,延伸精彩:關于小學語文課堂拓展延伸的探究[J].學子(理論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