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源紅
摘要:師師、師生、生生互動合作教學模式,是新的一輪課程體系改革的重點要求。教師要明確認識實行 師師、師生、生生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研究的重要意義和基本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新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相互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力。本文闡述了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現師師、師生、生生互動合作教學模式,強調了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實施辦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196-01
師師、師生、生生互動合作教學模式,是新的一輪課程體系改革的重點要求。教師要明確認識實行 師師、師生、生生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研究的重要意義和基本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新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相互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力。通過研究我覺得課堂互動是生本教學重要體現之一,能夠有效的提高英語的教學成績。
課堂互動的必要性。課堂互動實際上就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交流。其實就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要素之間產生的一種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活動。它強調的是在交流中學習,在教學活動中讓課堂真正活動起來,而且這些活動是一種師師之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一種有效互動。
在以前課堂上教師大多是單方面的講解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的講解滔滔不絕,完全不顧學生聽的一頭霧水,沒有什么交流課堂教學使得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所以也就使一部分學生從聽不懂,直至厭棄學習這一科。而現代的教學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現狀,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除了必要的講解要適時恰當的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自主的進行交流,然后展示成果。在互動中達到主動探究學習,對于提高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幫助。學生自己經過研討收獲的知識,會讓他們很有成就感,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會增強。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就會加強,課堂教學互動的效果會更有效,英語教學效率更會提高。
運用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的策略方式。在師生合作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兩者是平等的,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闭n堂的本質特征是課堂互動,而課堂互動的過程就是課堂交流。課堂互動中信息的有效傳遞和交流有利于學生知識經驗的獲得,有利于學生心智的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有利于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英語教師要努力研究怎樣才能調節(jié)課堂互動活動,怎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從而保持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首先,課堂互動的前提是教師必須在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如果備課時沒有進行全面的考慮和設計,講到哪是哪,隨便提一些沒有討論價值的問題,這樣就不會有有效的互動,教師對課堂互動也不會駕馭自如。所以,教師要在課前認真?zhèn)湔n,對所講內容的重點、難點、學習目標要有準確的把握,在實際教學中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備學生,就是要了解所教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優(yōu)等生有東西吃,也讓基礎差點的學生吃的飽;對教學進程應該有清晰的思路,切不可有走到哪是哪的隨意性;對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疑問要有預見性,便于解答各種問題。這樣進行嚴密的準備,才能夠實現課堂的有效互動。因此課前準備是課堂互動的前提。
其次,教師角色要轉變。要想讓學生學習主動參與教學,積極主動的合作、交流,教師的角色必須要轉變。以前教師大都認為自己是知識的擁有者、傳遞者,總是高高在上,與學生交流非常少。所以我們要俯下身來,走到學生中間去,建立科學的教學觀,認識到課堂互動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設置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的探索學習,不再是被動的。在課上要創(chuàng)設充滿生動有趣的互動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和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
再次,設計有效的問題是實現師生、生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夠進行互動交流,但教師也要注意提出的問題要難易度要適中,讓學生通過討論能夠解決,“跳一跳,夠得著”。我們的提問目的不是為了難倒學生,然后再說出結果,突出自己的無所不能,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要分析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征,應該是由淺入深、從容易到有些難度的一個過程。提出的問題要有思考的價值,既能夠鞏固已學知識、啟發(fā)思維,也能引發(fā)所學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提出問題的形式要多種形式,不可過于單一,例如可以把問題設計為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等形式,總之就是要加深學生對問題的深刻認識。提出問題可以是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嘗試向老師提問,讓老師來解答學生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會讓學生積極性大大提高。提問的問題要有開放性,答案有多個,會擴大學生的思維,有利于生生之間的互動。
最后,合作探究是重要形式。這是實現課堂互動的重要形式,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探索學習,主要的是形成一種互補。在分組時要考慮到優(yōu)等生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組合,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學生的組合,男生和女生的組合,目的是避免只是少數人參與討論,多數人只是觀望的情況的發(fā)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比如對英語背誦的檢查完全可以交給組長,組內自行解決,然后讓組與組之間互相檢查。在小組進行討論時,教師要走進學生參與其中,便于及時指導。
總而言之,我們要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主人,讓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這種師師、生生、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一定會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