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
摘 要:本文以美國兒童電影《奇跡男孩》為例,從素材選擇、角色塑造、敘事策略等方面分析其為國產兒童電影發展帶來的重要啟示。
關鍵詞:《奇跡男孩》;兒童電影;啟示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3--01
美國兒童電影《奇跡男孩》2018年1月在中國上映,截止4月底,全球票房收入超過3億美元,在豆瓣網得到8.7分的好評,這樣一部非動畫類的兒童電影收獲了票房和口碑雙贏,對于中國兒童電影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一、貼近生活的素材選擇
影片情節雖簡單,但選取了生活中平凡又極具代表性的素材,如上學第一天、萬圣節、夏令營等,都是孩子成長中重要時刻,涉及到親子、友情、校園霸凌等多重問題的探討。如將上學第一天設為故事發展的切入點,這對于面部畸形的奧吉來說是踏入社會的第一天,極富重要意義;影片細致描繪了家人送奧吉上學的情景,展現了他們對奧吉的擔心與鼓勵,讓身為父母的觀眾深有其感;真實記錄了奧吉開學第一天不開心的遭遇,生動刻畫了他的緊張、自卑、敏感,引發觀眾的同情與關注,由此展開劇中不同人物的成長過程。又如萬圣節被奧吉認為是最棒的節日,帶著面具昂首挺胸去上學,結果滿懷興奮與企盼卻遭遇了好友在背后的嘲諷與傷害,一下從云端跌入低谷,讓觀眾身同感受,每個人都有可能類似的經歷,也深刻闡釋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友誼不可靠。再如校園霸凌問題,一直是大眾關注的校園問題,影片真實反映了這一問題,校長對霸凌者朱利安給予了嚴肅公正的處理,即便面對朱利安父母的蠻橫與威脅也毫不退讓,切合溫暖的主調,這是現實中的理想結果,更易被觀眾所接受。因此,國產兒童電影在選擇素材時注意要貼近生活,尋找現實中容易引發觀眾共鳴的素材緊扣主題進行創作。
二、立體鮮活的角色塑造
影片中角色的塑造立體鮮活,富有真實感。影片一方面突出了奧吉的自卑、敏感、沉默及孤獨,另一方面也展現了他的聰明、樂觀、勇敢及幽默,還通過一些細節動作來生動體現;如參觀科學課教室時面對朱利安的嘲諷,他一本正經地注視朱利安并準確糾正其單詞發音,讓其啞口無言;在上學第一天面對同學的嘲笑與孤立時,他也會和普通孩子一樣情緒失控,回家又戴上了頭盔,還對父母大聲撒氣;當好友杰克問他有沒想過去整容時,奧吉幽默地說到已整過很多次才這么帥,說著還用手去撫摸了一下頭發,勇敢展現面容。同時,奧吉的扮演者雅各布為了演好這一角色做了充分準備,特意和殘疾兒童交友、親密接觸,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努力呈現出最真實的樣子。媽媽的角色塑造也極真實,不是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媽媽也會有偏心與疏忽,時常忽略大女兒維婭的感受,后知后覺給予彌補,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是父母課堂的一個難題,這對放開二胎政策的中國極具現實意義,引發觀眾的深層次思考。影片中其他人物的塑造也各具特色,如妻管嚴的爸爸、公正的圖什曼校長等,但大多以正面人物為主。所以,國產兒童電影在角色塑造時注意人物性格的多面化,打造生動、飽滿的正面人物形象。
三、巧妙設置的敘事策略
影片采用常規線性敘事結構,在敘事視點、敘事方式及表現手法上較有創意。一是從敘事視點來說,影片從奧吉、維婭、杰克、米蘭達四個孩子的視角去展開敘事,四段敘事都采用第一人稱視點,既對敘事主線索進行有關補充和情節懸念的揭秘,又讓劇中人物形象更豐滿,讓觀眾對主題的理解更深刻;如通過維婭的視角,讓觀眾看到了一個隱忍、懂事、體貼的姐姐,甘當圍著弟弟轉的行星,心中期待得到媽媽的關愛,為后面情節的發展進行鋪墊,說明每個人都需要愛,都在不斷成長。二是從敘事方式來看,恰當運用插敘,豐富情節和人物形象;如影片一開始在奧吉自敘中插入其搞笑的出生過程,讓觀眾印象深刻,也是印證影片中所說“有的人生來就注定與眾不同”。三是從表現手法來看,妙用心理蒙太奇手法,生動展示人物心理;如片中出現多次奧吉幻想自己是凱旋而歸受到歡迎的宇航員,既說明其對科學的熱愛,又說明其內心的自卑、封閉及渴望,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宇航服中,渴望受到大家的歡迎。綜上,國產兒童影片可借鑒采用多重視角,根據情節需要采用合適的蒙太奇手法,在敘事方式上注意創意呈現。
四、精心定制的營銷方案
片方精心定制的營銷方案值得國產兒童電影借鑒。首先,片方和有養傳媒有限公司合作,實施內容營銷;有養傳媒從影片“自我認知”和“選擇善良”兩大主題出發,邀請早教專家、新浪育兒主編、知名育兒博主等聯合拍攝系列宣傳片,13條短視頻在影片未上映前精準投放各大平臺,覆蓋人群超過100多萬,為上映做好預熱準備。其次,舉辦大規模的觀影會,發揮口碑效應;片方舉辦了上百場點映會,覆蓋40個城市,邀請幾百家媒體、上千位影院經理及諸多名人參加,還邀請熱衷于兒童公益事業的明星陶虹擔任推廣大使;影片獲得了多位名人的推薦和肯定,如孫儷在上映前特意發微博給予真誠推薦,該條微博獲得8萬多人次點贊,充分體現口碑效應。再次,利用新聞事件擴大影片知名度;導演斯蒂芬和主演雅各布專門到北京參加影片首映發布會,引發觀眾的關注。除此之外,多個版本的海報發布也吸引人眼球,從上映前44天發布的“我的世界”手繪版海報,到上映前9天發布“選擇善良”版終極海報,再到上映后發布“溫暖陪伴”版海報,代表著不同的主題,都溫情感人。
綜上所述,《奇跡男孩》給國產兒童故事片帶來可借鑒的思路,業界應積極思考如何去創新,期待未來國產兒童電影的崛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軍.我國兒童電影現狀與發展的思考[N].中國電影報,2017-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