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朝霞 王驚岳
摘要: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長期不被重視,文章試從小學生口語交際習慣的培養、口語交際情境的創設、口語交際訓練的層級性設計以及口語交際信心的激發等幾個方面,來探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情境創設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揚合作精神。”[1]由此可見,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出色的口語交往表達,不僅僅體現了交際主體語言的運用智慧,還綜合體現了其文化底蘊、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等多方面水平。[2]現代競爭日益激烈,溝通、交際意識與能力顯得越發重要,這是生存和發展的需要。6-12歲兒童(小學生)因其年齡特點,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行為習慣都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黃金時期,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并加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課堂教學中創設學生口語交際的情境,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1、注重課本插圖的有效應用,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的插圖,特別是小學低年級課本中更是如此。雖然課本中的插圖是靜止的,但這些插圖往往具有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特點,并且具有豐富的內涵,往往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產生用語言表達和交流的愿望。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效應用課本插圖化靜為動,讓學生利用課本插圖開展各種形式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既要通過這些活動達到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的目的,還通過這些活動使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特點。
2、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如果說課本插圖是一種靜態的教學資源,那么一些網絡視頻就是一種動態的教學資源。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使用,使網絡資源在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訓練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如在學習有關景色描寫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手機選取一些學生身邊熟悉而且典型的景色的視頻素材,在課堂上通過讓學生觀看這些視頻資料,讓學生以對話方式,即興討論說出這些景色的特點。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鍛煉,還能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3、模擬生活情境,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對小學生來講,對自己身邊的事物往往會有許多的話可說。因此,教師教學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模擬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投入到情境之中,用最接近生活的語言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如在學習有關規則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社會上熱議的“中國式過馬路”現象,讓學生模擬記者采訪的形式進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讓學生在能力提高的同時不自覺地形成關心社會問題、思考社會問題的意識。
4、結合課文朗讀,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一種口語交際訓練方式,也是語文教學中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基礎。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既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口語交際的價值與意義。在進行課文朗讀時,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對語音、語調、語氣變化的理解與領悟,讓學生能在朗讀中將課本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通過學生的朗讀表達出來,為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提供參考與借鑒。
二、豐富課堂活動,提供訓練平臺
口語交際在學生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同學之間的交談,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學生們的都在進行著口語交際,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則是讓學生用更加恰當的方式和不同的人進行溝通交流,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開展豐富的口語交際活動,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開展“小小售貨員”的口語交際活動,讓一位學生扮演超市的售貨員,其他的學生扮演不同的顧客群體,有一位學生扮演的年長的老奶奶,扮演售貨員的學生上前與這位“老奶奶”進行溝通,雙方在進行良好的溝通之后,愉悅地完成了交易,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小售貨員在面對長輩時,非常禮貌的運用了“您”這個稱呼,在老奶奶想不起來買什么的時候,也能夠根據老奶奶給出的信息機智的進行思考,完成考驗,值得表揚。辯論對于學生的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有明顯的訓練作用,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積極的開展簡單的辯論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辯論賽之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進行資料的搜集,將自己的觀點完整的表達出來,還要根據對方辯友的表達進行反駁,考驗他們的即興表達能力。交際活動的豐富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主題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在各種場合下的語言表達,辯論賽的形式能夠讓學生更快速的組織語言,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三、重視口語實踐,拓寬訓練渠道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學會更好的表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由于城市化的發展,很多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高樓里,缺乏與外界的交流,導致交際能力的缺失,因此在訓練時,教師也要重視給學生們布置有關生活的口語實踐,拓寬學生口語訓練的渠道。比如在布置作業時,教師可以讓家長在周末帶領學生去買菜,讓學生與店家交流,讓學生能夠廣泛的接觸到不同的人群,這樣的訓練既能夠培養學生積極合群的性格,也能夠讓學生在不斷的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教師也要讓父母在家庭中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養成學生樂于表達的個性,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
總之,教師要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出發,把口語交際訓練貫穿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把口語交際訓練融入生活,扎扎實實地落到實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學會溝通并培養善于溝通的能力,學會人際交往,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孫芹娣.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32.
[2]翁銀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40.
[3]熊學敏.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J].鄂州大學學報,2018,25(03):85-87.
[4]馬曉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J].學周刊,2018(07):41-42.
[5]李花.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實效策略[J].華夏教師,2014(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