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明
摘 要: 在社會穩步發展的今天,國家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素質教育現已成了指導各科教學的基礎目標。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重視語言藝術的運用,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語文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重點解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結合語言藝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價值加以分析,明確應該將其踐行的基本方略,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語言藝術
語言就是知識的載體,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老師想要獲取更優質的教學成果,可以落實對語言藝術的研究,通過分析其在教學中發揮出的積極影響,明確應采取的實施方案,保證其可以穩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小學語文語言藝術可以強化師生互動,使其在情感方面充分的交流,保證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對語文知識擁有相對全面的了解。在教學實踐中,還應該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案,積極落實和學生們的交流,運用比較科學的語言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可以上升至新的層次。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要求
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關注實效性,同時也重視課堂魅力的體現,根據現代教學藝術論開創者——赫修特的相關論點分析,明確擁有語言藝術的老師才能稱之為合格的教師。在小學語文教育實踐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雖然都是語文教師,但是給人的講課感覺卻千差萬別,有些老師的講課是一種享受,有些老師的講課顯得枯燥且乏味。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原因是一些語文教師并未關注語言藝術的研究,以致語言修養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單純將語文課堂教學視為腦力勞動的過程,教學成果不盡如人意[2]。面對新時期教學事業的整體進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大對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的研究力度,重視準確、鮮明且風趣的有聲語言的運用,合理運用體態語言,保證得體且自然。最后是使用具有規范性和激勵性的課堂教學語言,保證以此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好地感悟語文的魅力。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應用價值
在小學語文教育事業整體發展進程中,面對新課改要求的提出,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日漸豐富,各種各樣的體裁多樣化,會發現較多國外的名言名著,存有眾多情感事跡,等等。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多種類型的人物形象層出不窮,通過描繪不同人物的人生,促使各個時代的人情冷暖及社會態勢彰顯出來,語文老師在教學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要求其對每一部分內容擁有較為詳細的概述[3]。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對課本的內容擁有較為詳細的了解,重視教學語言藝術的研究工作,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材之中涉及的語句展開全面分析,鼓勵學生積極感知其中蘊藏的藝術感,通過科學使用語言,感染學生們,使其學習效率可以穩步提升,保證學習能力能夠上升至新高度。語言可以感動人的心靈,它的美體現在表達的激情之上。富于激勵性的語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滿激情的語言能夠使學生陶醉在教學活動之中。充滿激情的課堂語言來源于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來自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及師生間的美好情感。在課堂上,我們要善于運用具有激勵性的語言表揚學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性
(一)生動形象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教學語言應該體現出基本的生動形象性,這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穩步提升的關鍵,也是促使學生們學習效率有所提高的關鍵。因為小學生在特殊的年齡段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但是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采取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使用的教學語言枯燥乏味,將難以激發其學習興趣,甚至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二)風趣靈活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幽默感、風趣性等教學語言更具魅力,可以保證其更好地配合教學,真正對語文產生探索欲望,通過努力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意識到應該努力的方面。風趣靈活性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藝術的重要特征,通過適當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自在,鼓勵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感悟知識的內涵。靈活性較強的語言,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有助于鍛煉他們的思維意識,使他們發揮出創造能力。
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分析
(一)積極利用標準語言進行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使用較為標準的語言開展教學活動,這是語言藝術的具體實踐。一般來說,小學語文教師的普通話水平應該達到普通話等級或者是二級甲等,在對學生們傳授知識的時候,應該做到吐字清晰等[4]。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的語言敘述需要簡潔明快,盡量少使用口語化的詞匯。在課堂上,老師們講解相關文段的時候,應該體現出最基本的總結概述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在簡短的話語中明確課文的主旨大意,透徹理解課文的基本內涵。
(二)擅長使用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
詼諧幽默是語言藝術的基本特征之一,老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運用這類教學語言,以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迎合學生的情緒變化,老師可以適當營造活躍氛圍,保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均有所提升。小學生對于晦澀難懂的詞匯及語句理解程度有限,需要老師在講解難重點問題的時候,積極運用詼諧幽默的詞匯,這將比生硬的語言更具魅力。比如在小學作文訓練中,因為一些學生對標點符號的運用并不了解,導致書寫頻頻出現錯誤。面對此類問題,若是老師采取批評的方式,學生的自尊心會受到打擊,很容易自卑。老師積極利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讓學生正視問題,告誡他們如果是沒有標點的作文,就需要一口氣將其念完,學生逐漸領悟了其中的笑點,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加深了對知識點記憶的同時,使得以后的學習生活更加合理。
(三)合理運用清楚明了的教學語言
小學語文教學對于語言藝術的要求較高,對比其他學科來說,語文老師更應該關注清楚明了教學語言的使用[5]。小學學生年齡較小,理解水平還停留在淺顯的層面,老師在傳授新知識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其接受能力,如果使用的語言較為復雜,或者是選用了晦澀難懂的詞匯,就會讓學生的理解感到吃力,還有部分學生會因為無法聽懂放棄相應知識點,導致學習效率呈現出大幅度降低的趨勢。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應該關注的是運用清楚明了的話語授課,保證符合學生的能力接受范圍,大大降低其理解的難度,迎合其日常的語言表述習慣,使其逐步強化學習信心,避免出現厭學等負面情緒。
(四)科學應用靈活生動的教學語言
小學生因為年齡的限制,在思考問題時會停留于表面,多是采用形象思維分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他們的觀察力及理解能力等尚處于發展的階段,要求老師抓住他們的心理特征,通過更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他們理清學習思路[6]。比如在講解“跑”“泡”等詞匯的時候,因其音似、形似,學生們很容易將其混淆,如果單純依靠老師的講解,將無法保證教學效率的提升??梢酝ㄟ^組詞的方式,讓學生們清楚認識到這類詞匯的顯著差別,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播放與詞匯相關的圖畫,使其可以加深對此方面知識的認識。
五、結語
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語言藝術的發揚,積極在教學實踐中彰顯教學語言的魅力,保證在逐步的熏陶中,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通過本文的探索,明確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的應用價值,了解了語言藝術藝術性的體現,在全面解讀了語言藝術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將相關理論付諸實踐,保證推動小學語文教學事業的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黨志波.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學周刊,2013(01):51.
[2]張周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02):152+155.
[3]王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25):254-255.
[4]尚楓林.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經貿實踐,2015(11):236.
[5]李春梅.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8):193.
[6]王春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3):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