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械基礎教學是機械課程中的基礎課程,也是培養學生機械思維,提高學生對機械興趣的關鍵。在職業中學機械課程教學中,要盡可能保障其課堂的有序性,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研究,并提高機械基礎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本文重點對職業中學機械基礎課堂的有效教學方式進行了闡述,為有相關的教學工作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職業中學;機械基礎;課堂教學;教學方式
一、 引言
在中職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并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在機械教學中,會遇到很多復雜難懂的問題,甚至會遇到很多抽象的理論知識,教師要科學地掌握教學的方法,針對學生的愛好、性格、特點等,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教師要科學地控制課堂教學的結構,為學生的機械基礎教學提供方法支持。
二、 多媒體教學,深化學生理解
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中的內容比較復雜,其中包含許多抽象的概念,并包含大量的物理學知識。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科學地應用多媒體設備,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象化,將機械理論印象化。多媒體教學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將大量的聲音、圖像、視頻等進行教學融合,并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利用網絡教學資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實現深化學生對機械基礎知識理解的目標。例如,在機械齒輪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需要書寫大量的板書,不僅耽誤課堂教學的效率,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資源,學生也很難理解。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將齒輪的運行狀態動態化,并將機械齒輪運行的受力狀態進行動態化分析,結合圖像進行齒輪教學的講解,能夠是教學的課堂更加生動,學生也會更容易理解齒輪的原理以及特點。
三、 課堂教學互動,營造課堂氛圍
在職業中學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互動教學的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課堂互動教學不僅能夠轉移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能深化教師對學生個體情況的認知。互動教學方法包括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兩種,教師在互動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情感價值進行科學的熏陶,并在溝通以及交流的過程中向學生灌輸正確的學習理念以及學習方法。例如,在液壓系統的學習中,教師雖然講述了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學生的機械思維比較低,無法對其進行了解,教師要采取鼓勵式互動的教學方法,利用語言的贊美功能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教師也可以采取合作互動教學的方法,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問題進行細致的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對彼此了解的機械知識進行了科學的融合,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構建和諧的課堂師生關系,進而順利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四、 掌握教學方法,翻轉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在課堂的教學中充分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充分地利用教學資源,教師要堅持學生在機械基礎課堂中的主體性,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密地設計,并對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科學地引導。例如,教師在機械動能原理的教學中,可以在課前將課堂上需要講述的知識進行整理,并將其上傳到教學資源共享平臺之中。學生在教學工作開始之前,對機械運作原理進行自主學習,并對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進行梳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提出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以及難點內容,并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進行梳理。
五、 問題情境教學,吸引學生興趣
在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情境的教學方法,聯系日常的生活,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問題情境教學法,可以設置教學的懸念,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問題教學法的關鍵內容是教學問題的設計,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到很多的機械運作原理,與職業中學的機械基礎課堂教學的內容相關。教師可以在課堂的教學中,將其提出來。以自行車為例,教師可以提問自行車的研究者是誰,并以自行車為教學核心,對問題進行適當地拓展,可以拓展到自行車變速機械的運作原理,教師利用提問的方法,不僅實現了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還能夠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學生表達觀點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問題情境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具有很強的作用。
六、 理論實踐結合,強化技能培養
在課堂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機械實踐能力是保障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重要基礎,也是核心素養提出的教學要求。例如,教師要在課堂中留一些時間,布置一些實踐操作的課堂小任務,如果在課堂上講述的是傳送帶的機械運行原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動手制作傳送帶,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機械設備,要求學生進行組裝。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機械實驗基地,讓學生全面感受到機械運作的狀態,并對其原理進行講述。
七、 結論
總而言之,教師采取先進的教學理念,遵循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以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為教學的基礎目標。另外,教師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找到機械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并在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深化學生對機械基礎的理解,并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在此基礎上實現提高整體素質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欒振坤.職高《機械基礎》課堂的有效教學方式——師生互動[J].現代職業教育,2017(14):84.
[2]史賽挺.技工學校機械基礎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17(08):123.
作者簡介:
陳成,江蘇省鹽城市,江蘇省射陽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