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俊 鄭旭忠
摘要:體育文化中包含的不僅僅是運動方面,這些理解太過淺顯,傳統(tǒng)體育文化真正的含義還應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對這些體育文化進行具體劃分就可以從體育認識到體育感情、進而感受體育價值、體育理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和體育的物質條件等一系列劃分。體育看似簡單我們總會簡單的理解為運動,可是卻不知道體育文化背后蘊藏著極其深奧的含義。而且體育在不同的情況下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功能,起著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對傳統(tǒng)體育文化底蘊進行深刻探討,以及在體育教學中的一些研究。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 體育項目 教學實踐 教材建設
體育其實已經有一個更漫長的歷史過程了,只是“體育”一詞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較晚。體育沒有被確立出來之前,世界的不同地方對它有一個地區(qū)化的稱謂,根據他們自己的理解命名的?,F(xiàn)如今體育被廣為流傳并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世界各地都都會舉行不同的體育活動。體育在我國的項目種類多種多樣,除了一些基本的田徑運動外,還有球類運動以及養(yǎng)生和武術等名詞標記的運動項目。隨著西方文化不斷向我國滲入,我國的體育項目也開始了多元化的發(fā)展歷程,并且開始深入到教學當中起著重要的角色,甚至現(xiàn)在的教學中一些體育項目都具備考核要素。本文我們主要探討一下中華傳統(tǒng)文化體育項目在教學實踐與教材建設中的一些特征。
一、體育教學實踐中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
就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來說,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它需要教師盡可能的滿足學生的實際要求,還要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需要教師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全面的了解,并熟練的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想要將傳統(tǒng)文化滲透到體育實踐中,投壺,是中國古代一項由射禮發(fā)展來的體育運動,經歷了歷代發(fā)展而成為一種以游戲性、娛樂性為主,并具有一定形制、規(guī)模、參加人數及比賽規(guī)則和勝負獎懲方法的運動項目。它是我國古代一項比較特別的體育類目,極具歷史文化價值和現(xiàn)代指導意義。如: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加入中投壺教學。教師引導學生以擲沙包的方式進入學習狀態(tài),進行擲沙包練習,通過給學生自主想象的空間來練習自己想象的投擲方法,這樣課堂也會變得更加充滿生機,同學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通過練習擲沙包的準確度從而把握住投壺的技巧。在進行完熱身運動后,教師就可以利用一系列與之有關的動作來教學生進行練習肩上屈肘動作練習。使他們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體驗著體育課的情趣。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在教學基本部分的后半部分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競爭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加入活動中并一起體驗著成功與分享喜悅。
二、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引入民族體育活動項目
2018年公布的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強調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
運動能力是體能、技戰(zhàn)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體活動中的綜合表現(xiàn),是人類身體活動的基礎。運動能力分為基本運動能力和專項運動能力?;具\動能力是從事生活、勞動和運動所必需的能力;專項運動能力是參與某項運動所需要的能力。高中生運動能力發(fā)展的重點是發(fā)展體能、運用技能和提高運動認知。
上文可以看出,在運動能力的解釋中特別強調了發(fā)展體能,本文中是否可以把傳統(tǒng)文化項目與發(fā)展體能的練習或者訓練相結合,這樣應該能體現(xiàn)出文章標題中的教材建設。
原有的高中體育教學實踐的主要內容是運動競技,而學生的體育成績往往是取決于運動競技成績。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學生他們的身體狀況、素質、意志也是不同的,那么對于身體不好的同學來說,這樣的體育成績就是不公平的。而要想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就必須要將民間體育活動項目引入到教學內容當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抽陀螺”運動,我國傳統(tǒng)民俗游戲,集運動和娛樂為一體,不受場地、器材及人數的限制,易于開展。雖然陀螺的打法有兩種,但是因地區(qū)不同卻有不同的玩法,教師可以在教授玩基本打法后讓學生自己探尋其它的玩法。此活動的游戲性和競爭性比較強,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發(fā)展學生速度、靈敏度、協(xié)調能力、等體能以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均有良好的效果。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實際特點來讓學生學習與打陀螺類似的事種多樣的內容。這不僅宏揚了傳統(tǒng)體育文化,而且還在學習中不知不覺的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的靈敏度和協(xié)調能力。
三、在體育教學內容中利用故事滲透傳統(tǒng)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國特有的獨具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武術,它同樣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武術教學就是將愛國主義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武術教學相融合的過程。如:在武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事跡來激發(fā)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和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精忠報國”的岳飛、“痛擊洋人”的霍元甲、“收復臺灣”的鄭成功等等他們的事跡都體現(xiàn)了強烈的愛國主義。這樣不但達到了將愛國主義融入武術教學,而且也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觀察每個學生的動作,確保每個學生的動作標準,發(fā)現(xiàn)動作不標準的教師要做到及時糾正,而并非只是動作的表演者,同時,教師也要常常提醒學生要有良好的武德,因為我們學習武術不是為了以強欺弱,打架斗毆,而是為了繼承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合格的國家的保衛(wèi)者和社會主義建設者。
四、在體育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通過對一些體育課的上課情況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的高中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和熱愛程度都很低,據觀察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會在體育課上默默地回教師看書,有的同學則選擇尋找陰涼的地方吃零食閑坐著聊天、嬉笑,而這種情況無疑使體育課處于被動狀態(tài),甚至流于形式化。所以,在體育課上營造輕松、生動、趣味性強的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為了學生可以更好的在體育課上傳承中華文化,還可以為體育教材的建設提供更好的例子。例如,教師在教授足球項目之前可以進行蹴鞠項目技巧的拓展,可以充分的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工具,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蹴鞠比賽的視頻,并學生在視頻觀看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蹴鞠和足球有什么聯(lián)系”等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介紹,讓他們自由結組進行學習,體驗古代的蹴鞠比賽,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還使中華傳統(tǒng)體育項目得到了傳承。
五、在課堂結尾階段展開傳統(tǒng)體育活動
經過長時間的體育學習之后,學生的身體一定處于疲勞狀態(tài),機體也會產生大量的乳酸。體育教師一般都會安排學生進行一些放松性體育活動。通常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會很差,十分懶散,這時教師可以采取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課堂結尾階段,教師可以教學生打太極拳,太極拳動作舒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更何況長期進行太極拳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體育素質。在進行太極拳這一民族傳統(tǒng)體育教學時,學生可以聽著舒緩的音樂讓神情得到放松。雖然課堂結尾階段是一堂課的結束部分,但它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組織好這一階段的課堂教學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個階段多開展一些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既能鍛煉同學們的身體,又能增強同學們對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熱愛。
六、結合教師的以身作則,進行傳統(tǒng)文化滲透
由于當代的中學生具有較好的可塑性,較強的模仿能力,并且比較重視直觀性這些特點,而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就是通過體育教師的講解、示范、組織以及親身參與等來達到教育教學目的的。所以,想要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滲入體育教學實踐中,最重要的就是體育老師的言傳身教了。鑒于中學生這一時期的特點,就需要體育教師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儀表、道德品質、工作態(tài)度以及自己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方面,并且做到在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更加直觀。所以,我們的體育教師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則,在實踐過程中,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本人一定要先做好,為學生樹立榜樣形象。比如,體育課上要求學生穿適合運動的寬松的服裝,不配戴任何防礙運動的物品,那么教師就要首當其沖的嚴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我們知道中學生在心里是非常信任教師的,認為老師的言行就是對的,就是榜樣。如果教師不拘小節(jié),不顧形象,長此以往學生也就會隨隨便便。所以,在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必須嚴于侓己,以身作則,用良好的感染學生。
雖然外來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妨礙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而我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已經離不開中國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了,并且深深扎根其中,但是為了保證這些寶貴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不會遺失,我們只能依靠學校這種具有文化傳承的功能和作用場所來傳承文化。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必須要實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入,通過提高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改變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等方法來更好的將傳統(tǒng)文化滲入實踐過程中,并且進一步傳承傳統(tǒng)文化。一方面高中生的身心也會得到全面發(fā)展和鍛煉,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提高學生對國家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力量??傊?, 傳統(tǒng)文化在體育教學實踐和教材建設中的滲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長期的逐漸滲透,需要教師進行有計劃的實施, 需要很好的與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 并且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全過程, 利用體育教學直觀的動態(tài)性, 有的放矢的滲透。作為教師也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 提高教學質量,并且持之以恒, 傳統(tǒng)文化一定能在體育教學實踐和教材建設中得到有效的滲透。
七、結語
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歷史背景,在課堂中我們可以滲透一些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傳統(tǒng)文化。教師以身作則在在課堂上講授更多的體育文化知識,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從體育文化中領悟更多的知識,而不局限在體育運動方面的思維。體育觀念文化也改變著人類有著更多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教學中可以借用一些歷史英雄人物進行更恰當的的教學。體育文化的發(fā)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深入了解為學生講解還需要學生對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探究,讓整個課堂都彌漫著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讓中華傳統(tǒng)體育文化項目的教學深入到課堂的每個角落。
參考文獻:
[1]盧元鎮(zhèn).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體育火學出版社,1996.
[2]曹湘君.體育概論[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
[3]陳曉潔.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和教學[D].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2001.
(作者單位:[1]孔令俊,上海戲劇學院附屬高級中學;[2]鄭旭忠,上海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