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
摘要:語文課程是一種綜合素養比較高的基礎學科,語文教育肩負著發揮傳統文化的教學功能,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功能,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如何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功能的相關問題作以下幾點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 傳統文化 教育功能 教學效率
近年來,全球文化的融入給傳統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日益凸顯了傳統文化教學存在的諸多不足。當前,我國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越來越缺乏,為了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文學素質,提升國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必須從義務教學階段抓起,將傳統文化作為切入點,強化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從而不斷豐富民族教育的基本內涵,使傳統文化得以持續延伸發展下去[1]。本文初中語文人教版教材為例,就如何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功能的相關策略作以下探討。
一、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精髓,幫助學生打開傳統文化的視野
現代教育重視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具有與時代發展相符合的教學素養特征,如具備開拓性、綜合性、前瞻性的發展眼光,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挖掘教學素材為教學所用[2]。傳統文化潛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入發掘課本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教學內容,從課堂教學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并引導學生將所掌握的傳統文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打開傳統文化的視野,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3]。比如當學生學習到八年級上冊“愛蓮說”一文時,該節的教學內容屬于古代文體,其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和積累文言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以及價值觀,感知蓮花的高潔品質,從而讓學生通過學習感悟出作者以“蓮”自況、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最終達到良好的導向作用,幫助學生端正人生價值觀。在具體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反復誦讀,大體理解文章大意,而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挖掘文本內容中描寫蓮花形象以及高潔品質的句子,可采用朗讀指導法、合作探究法、點撥法、質疑討論法等引導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精髓挖掘學習,文中通過芙蓉出水引出蓮花,由歷代文人贊頌花的詩句入手,將蓮花帶入文中討論中,在學習引導中學生很快地把握到該點的寫作意圖,通過這樣的引導還可以營造出一種濃厚的文言學習氛圍,繼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讓學生感知到蓮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之一,它象征著高潔的品質精神。
二、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現代教育創造了更為優質的教學服務,多媒體技術的深入推廣為現代教學提供了諸多便利的條件,大大簡化了教學的程序和流程。傳統教學以板書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還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繼而導致教學效率和質量大打折扣[4]。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服務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比如當學生學習到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阿長與《山海經》”一文時,該節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過程中把握長媽媽是一個怎樣人?體驗作者文中的情感變化,理解魯迅先生對長媽媽懷念、同情和贊美之情。《山海經》是我國先秦的古籍,屬于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文章內容,教師在課前應先搜集資料,制作幻燈片,采取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首先可以將課前準備的魯迅作者寫過的有關童年記憶的文章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風箏》等展示給學生看,而后在導入新課——阿長與《山海經》,《山海經》在文中只是一個引子,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抓住這一教學契機對學生展開傳統文化教學引導,讓學生在理解和把握作者前后的感情變化同時逐步掌握傳統文化知識,繼而達到擴展延伸的教學目的。
三、重視課外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有效提升文學素養
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學生的文學素養提升需要長時間的文化陶冶作為前提保障,為此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傳統文化知識滲透是遠遠不夠的。基于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拓寬教學手段,給予學生不同層次的教學引導,而重視課外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則是一種較為高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通過開展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如古詩詞朗誦比賽活動、文化交流活動、經典詩詞閱讀講座、詩詞鑒賞會等,這些實踐活動的舉辦和開展可以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幫助學生有效提升文學素養,真正理解和把握傳統文化內涵所在[5]。
四、結語
初中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存在緊密的聯系。而傳統文化教育是語文教學中重要內容之一,作為民族精神支持的根基,中華傳統文化留給后世深遠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滲透,旨在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瑾.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詩文教學為例[J].新課程(中),2017,(03):8.
[2]戴琳,江嫦平.怎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08):151-152.
[3]栗冬冬.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詩教學為例[J].科技風,2016,(08):54-55.
[4]樊怡平.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詩文教學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0):16-17.
[5]唐舒敏.品味古典詩詞意蘊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從傳統文化視野談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育功能[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02):47-49.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