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國經過不斷努力已經成為體育強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體育,體育高考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體育高考作為課余體育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高校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保障。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育部門開始重視。本文注重研究力量素質的訓練方法,本著“以培養為導向,研究訓練和培訓服務”的宗旨,促進學生的發展和專業的發展,從而促進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體育生;力量素質;訓練方法
一、 引言
對于高中學生群體來說,體育特長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加明確的高考發展方向促使其必須進行更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只能不斷增強自身體育運動能力,以此來為自身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二、 力量素質的訓練原則
在全國許多中學,高考體育學生通常運動成績較好,文化成績較差,多數體育專業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運動訓練。此外,高考體育鍛煉的持續時間較短,一般為一至兩年。因此,在課外訓練中容易出現一些認識上的誤解,容易造成表現不穩定和停滯不前。力量是重要的身體素質之一,力量訓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各項成績的提高。因此力量和素質水平是影響高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實現科學訓練和有效訓練的目標,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力量和素質的發展要全面,重點突出;②練習時應充分延長和收縮肌肉,練習后要充分放松;③練習時要專心思考;④根據具體特點安排力量訓練,注意正確的技術動作;⑤為力量訓練鍛煉糾正呼吸方法;⑥大負荷與逐步增量負荷相結合的原則;⑦力量訓練應該科學組織。
三、 力量素質的訓練要領
(一) 優先發展快速力量,發展正確的力量技術。力量訓練也要注意每一項運動的正確技術,因為正確的技術可以保證訓練的有效性。高考的四個身體測試都需要快速的力量。因此,在開始階段應采用輕量、快節奏、多組練習,訓練他們正確的運用技巧和快速運用。
(二) 絕對力量和力量耐力是力量訓練的關鍵。絕對力量的增加,首先應以適當的重量、多組重復的刺激為基礎,增加運動中的肌纖維,增加運動的能力,然后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更多的負重練習。進行力量訓練時,通常每周2到3次。每次培訓都是一個小時。訓練一天后,需要1-2天的時間消除肌肉疲勞并合理安排訓練周期。
四、 進行力量訓練的注意事項
在進行力量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下面四點:①加強力量訓練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練習過程中,切忌單人練習,做到二人以上方可加強保護,教師要做到不離開考生。②力量訓練的器械,使用前一定要做好認真仔細的檢查(平時注意檢修)。進行大重量的力量訓練,一定要在有保護器具的器械上練習。比如:臥推架、深蹲架、杠鈴、啞鈴等組合練習器械。③在力量訓練過程中,必須采用正確的技術動作和身體姿勢,根據練習的手段、方法、要求、目的去進行練習,做到安全第一,不得隨意更改身體姿勢和動作技能過程。④在負重力量訓練時,要量力而行。切忌“死撐”“要面子”“充大膽”。加強同伴的幫助和保護,也是防止傷害事故發生的有效方法。
五、 力量素質的訓練手段
(一) 上肢力量:鍛煉時以身體最大力量的60%至80%進行鍛煉,例如臥推,平推,斜推等,需要鍛煉速度控制,力量快速定位,主動力,平穩連接。培養快速移動的習慣和正確的技術動作很方便,通常安排10次×6組。
(二) 下肢大肌群力量:10-15次×6-10組全蹲,直角,半下蹲等練習與最大限度地個人強度約80%執行。這是必需的,臀部肌肉,腿部肌肉的協調,和拱腳應集中地完成動作;以60%-100%的重量完成上述練習,每個重量完成6-8次×2組,要求學生技術動作規范到位,同時注意安全保護。
(三) 下肢小肌群與關節力量:小負荷完成小步跑,高抬腿跑,弓部改腿跳等運動,要求學生以髖關節,膝關節和骶骨關節為支撐。這樣的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鍛煉的習慣和培養小肌肉群的力量。
(四) 軀干核心力量:以適合自己的重量完成杠鈴抓舉、提拉高翻、持杠鈴片“擺起”等練習,一般安排10-15次×6組,要求學生發力集中、支撐到位。
六、 各單項力量素質訓練方法
(一) 短跑與跨欄項目:發展各種加速、高速跑能力的練習;包括上坡跑;多次數的直膝跳;多級蛙跳;30米計時單足跳;跳欄架練習等。強度為自身最大負荷的40%-60%,練習次數為6-10次×6組,組間休息2-3分鐘。
(二) 中長跑項目:速度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對于中長跑項目的運動成績起決定性作用。訓練的主要方式包括:俯臥撐、蹲跳、收腹兩頭起、撐臂收腿。每個循環負荷時間為10分鐘,期間要求全力完成。
(三) 跳躍項目:其方法與手段有;立定跳,立定3級、5級、10級跳,50米跨步跳,單腿跳,連續跳欄,帶助跑的單腿向上跳躍,助跑單腳5級跳,跳深,負重半蹲跳,原地縱跳,收腹抱腿或跳起摸高等。
(四) 投擲項目:訓練時應該加強對身體爆發力的練習,訓練方法包括抓舉、挺舉等。強度為70%-85%,訓練次數為3-5次×8組,期間休息2分鐘。
發展上肢爆發力的訓練方法主要是仰臥臂屈伸、臥推、負重引體向上等。強度為40%-60%;完成10次×2-3組;要求全力快速完成;間歇1分鐘。
發展下肢爆發力的訓練方法主要是深蹲、半蹲、負重蹲跳、箭步行進等。強度控制為身體最大負重的60%,練習次數為1-3次×8組。此外還需要加強身體核心力量的發展。
七、 結語
綜上所述,素質的練習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在訓練的時候一定要做好保護工作,在訓練中提升自己的力量素質,學生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教練員要認真監督,盡量避免在訓練過程中出現損傷情況的發生。在我國高中體育生的訓練中,首先教練員們應當堅持科學訓練的原則,抓住各種身體素質訓練的鑰匙,循序漸進;其次是準確地制定各階段的訓練計劃,計劃按照具體實施課外練習;最后注重體育生分析階段性的反饋信息訓練后,及時調整方針。關注最新的訓練方法手段,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做到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朱亮.對100米跑專項訓練方法的嘗試[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6(03).
作者簡介:
劉勝福,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