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課題。這其中,教學細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教學細節是在教學情境之中構成教學行為的外顯的最小單位,它具有多樣的格式和復雜的組合,具有獨立的教學價值和意義。教學細節雖小,甚至有的毫不起眼,但卻是提升教學智慧的必經之路,關注教學細節,其實就是關注學生的生活、知識、情感、體驗和生命發展的過程,就是拓展智慧、實現理念、養成行為、提升教育品質的過程。把握和靈活運用教學細節的多元性是通向高效課堂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細節;高效課堂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課題。什么是高效課堂?簡單地說:“高效課堂,就是要在課堂上,用最短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最大的收益。”如何在有限的課堂四十分鐘里,使最優化的教學理念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和拓展,很自然地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的攻關難題。這其中,教學細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教學細節是在教學情境之中構成教學行為的外顯的最小單位,它具有多樣的格式和復雜的組合,具有獨立的教學價值和意義。教學細節雖小,甚至有的毫不起眼,但卻是提升教學智慧的必經之路,關注教學細節,其實就是關注學生的生活、知識、情感、體驗和生命發展的過程,就是拓展智慧、實現理念、養成行為、提升教育品質的過程。把握和靈活運用教學細節的多元性是通向高效課堂的必由之路。作為教師,我們打造高效課堂,要從有效的細節研究入手,精心設計細節,盡心呵護細節、慧心發現細節,用心處理細節,真心體驗細節,在對細節的不斷打磨中,讓課堂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下面就高效的細節打造高效的課堂談談自己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 吃透教材、認真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
備課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使自己的課堂實現高效,我覺得首先應該把整個小學階段的教材看作一個整體,吃透教材,了解每個階段要掌握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接著要把握住每個單元教學的重點、難點。然后教師在課前要全面了解本班學生的能力情況和學習需求,根據“學情分析”有的放矢地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煉出簡練而有效的教學主線,層層推進。要落實課堂上每一個細節,給學生足夠的機會自主學習、交流、討論,組織學生有效的聽、說、讀、寫、練的課堂活動,這是非常必要的。如,我在教學六年級上冊《跑進家來的松鼠》一課時,首先認真鉆研了教材,然后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一共設計了五個環節:1. 猜謎語導入。2. 自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3. 快速閱讀全文,弄明白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4. 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事,靜靜地默讀,看看從哪些地方能夠體會到全家人對松鼠的喜愛,勾出相關的句子,并把自己的體會寫下來,再進行全班交流。5. 小練筆,總結。因為第四個部分是讓孩子進行自主探究,要給足孩子時間,所以這部分孩子們的自學和交流一共花了二十五分鐘左右,效果不錯,孩子們體會得很深,在探究中也掌握了本課的寫作特點,就是通過幾件事,寫出松鼠的可愛,表達我們一家人對它的喜愛之情。孩子們很自然地又學到了一種寫作方法,在小練筆中充分體現了出來。我覺得這樣的課堂就是高效的。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的細節不勝枚舉,它不是淺嘗輒止的表面作秀,不是為刻意追求亮點的應景之作,而是教師對學生、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后自然而巧妙的精彩設計。
二、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
所有的教師都清楚,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身為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走近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學生進行批評和鼓勵才有實際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一節課只有四十分鐘,每個學生都起來回答問題是不可能的,但師生間的融洽關系,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愉悅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孩子主動參與到課堂上,而且教師還要重點關注班上的弱勢群體。
三、 多媒體課件的熟練運用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障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強化學生對課堂的興趣,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隨著教師的引導以及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完成課堂的學習以及能力的訓練。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不大,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從而讓學生認識、熟悉要學的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一步步隨著視覺以及聽覺的不斷延伸獲得感官上的刺激,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
四、 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根本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了解到高效課堂是一場“圍繞學生、服務學生、激發學生、在于學生、通過學生、為了學生”的改革。真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愿學、善學、樂學,學生能從學習中體驗到一種成長的喜悅和幸福!教師要通過精心的設計,讓學生盡量的全員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操作的空間,放手讓學生自己學,做到“學生的課堂,學生做主”。
五、 多彩的課堂形式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采取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通過進行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來構建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例如,教學《翠鳥》時,可在課前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什么動物,從課本中、電視中、網上查找有關翠鳥的資料,上課時讓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以及課外資料,初步了解翠鳥的有關知識,體會翠鳥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應該給予保護。教師可啟發學生思考:翠鳥到底有哪些具體生活習性呢?這時教師為了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說:“這個問題值得去研究,你們課后繼續查找資料,等找好資料,我們再交流探討。”這樣的教學,實現了課堂向課外開放,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課外轉向課內,再走向課外,培養了學生的研究興趣。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位教師面臨的研究課題,要做到每一堂課都是高效課堂,也是很不容易的。我們還要更多地去思考,去實踐,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為目標,不浪費學生的時間,發揮課堂最大的效益。
作者簡介:
孫靜,二級教師,山東省日照市,日照市東港區后村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