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應用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應改變傳統教學思路,重點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技能和崗位適應能力。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語專業教學在實施模塊化課程建設的同時,應深化對實踐性教學理論和實施策略的探討,構建課堂教學與實訓教學相輔相成的立體化課程體系。本文重點探討英語教學在基于應用屬性的教育觀,以任務為導向的課程觀和多元智能的人才觀的基礎上,如何構建與模塊化課程相配套的實訓教學體系,并建立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契合模塊化課程的英語實訓教學模式。
關鍵詞: 模塊化課程;實訓教學;應用型英語人才
近年來,英語人才除了整體質量未能跟上其數量增長的步伐外,還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失調。主要表現在傳統的經院式教學培養出的單一英語專業和基礎技能型人才不能滿足國家對具有國際性視野的復合型英語創新人才的需要,于是各校積極探索應用型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同時加大對課程結構、教學方法、教材和教師隊伍的建設等的改革力度。然而此類課程與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單一的改革模式往往在概念設計上表現不錯,實際應用效果卻不能完全達到目標。尤其表現在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訓課程體系建構方面,還缺少細致和深入的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對于應用型英語專業人才的模塊化實訓課程建設涵義、界定以及具體實施沒有很完整的論述和總結。本文擬從以下幾方面探討應用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模塊化實訓課程設計。
一、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 針對現有的學科體系課程過于強調學科知識的獨立性,從而造成有些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實行模塊化實訓課程教學設計,依據崗位對所需的能力來進行課程設計,建立英語+商務、英語+教育、英語+翻譯等實訓課程群,對原有課程知識點進行優化,從而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重復。
2. 針對現有的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學生沒有輔助的英語環境對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發展進行鍛煉這一現狀,建立以素質拓展項目為依托的第二課堂平臺,幫助學生提升語言技能;通過建設網絡平臺,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互聯網+英語教育,將線上和線下英語學習相結合,并輔以“課外輔導教師制”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3. 針對英語專業中實訓課程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沒有找到系統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以及實踐教學的軟、硬平臺層次較低這一問題,深化校企合作,通過借助社會師資和職業崗位實踐平臺,掌握市場人才規格需求資訊,拓寬學生崗位實踐渠道,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他們的崗位實操能力。
二、 構建模塊化實訓課程體系
建立應用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并將課堂教學與實訓課程有機結合形成立體化網絡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就實訓課程體系建設而言,首先是人文素養基礎的通識教育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通過將具體實踐活動納入實訓課程學分,如博物館主題參觀、參與社會實踐、校園主題活動、外語文化交流活動等,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提升綜合素質的愿望;其次是要拓寬專業口徑,增強專業適應性。這一部分的實訓課程的設計要考慮地方經濟發展對英語人才的具體需求點,通過了解企事業單位的人才需求規格和具體崗位的專業技能來確定實訓課程的主體內容和執行方案,建設如外貿單證、函電、酒店英語、旅游英語等專業實訓室;再次是增設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實訓課程,如少兒英語教師基本功訓練、商務談判技能和市場營銷技巧訓練,培養學生多學科知識結構和實踐能力;四是針對英語專業相關的專業技能證書考試,如英語教師資格證書、翻譯資質證書、商務英語資質證書等來設計相對應的實訓課程。
三、 開發實訓課程專門平臺和校本實訓教材
將英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特點、學科特色相結合,以校外實踐基地為依托的崗位實踐平臺、以校內素質拓展項目為依托的第二課堂平臺、以互聯網+英語教育項目為依托的網絡平臺三者緊密結合并層層遞進,將實訓課程內容貫穿本科教育全過程,在教學上循序漸進,在教學內容上密切協調,構建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實訓課程教學體系,實施與之配套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實現寬口徑、高素質、具創新精神、應用能力強的英語人才培養目標。與此同時,還需開發配套的實訓教材。目前市場上缺乏具有權威性的或是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特點的模塊化英語技能培訓教材,因此能夠體現模塊化實訓課程教學目標和需求的教材或指導用書亟待開發。專業英語教師和行業專家可共同研討,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及實際需求,合作開發相應的模塊化實訓配套指導書或講義、實訓教材或實訓習題集等。
四、 建設模塊化、多元化師資隊伍
實行實訓課程“課外導師制”,提供課外個性化輔導。首先是對現有師資隊伍進行教科研模塊化建構,同時引進校外企事業單位高管或專業人士為客座教授或外聘教師,實現師資隊伍結構多元化。將英語專業教研室按照相應模塊進行實訓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每個團隊在教授或骨干教師的帶領下,每學期制定實訓工作計劃和行動方案,探討本模塊的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同時負責相關的學生素質拓展方案設計、輔導和創業創新輔導;同時聘請校外專家、企業高管定期開展講座或短期培訓,參與到實訓課程建設中來,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專業適應性和人文底蘊,緊跟經濟社會形勢發展。在此基礎上,鼓勵英語專職教師積極參與“課外導師制”工作,每位輔導老師負責相應學生的實訓課程課外學業指導、幫扶工作,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中關于實訓課程培養的要求,指導學生制定個人實訓計劃,確保學生的實訓課程學期目標、學年目標、學業目標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英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國外外語教學,2002(4).
[2]徐理勤,趙東福,顧建民.從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模塊化教學改革看學生能力的培養[J].高教探索,2008(3):70-72.
[3]卞月芳.高職院校英語隱性課程建設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8).
[4]王颯.復合型外語創新人才的課外培育模式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9).
作者簡介: 王颯,海南省海口市,海口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