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教學中的關鍵思想和核心理念。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學”,在聯系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培養小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而且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所以,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教學環境,在“雙主課堂”教學下培養小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能力。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 興趣;主動性;提高
一、 培養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興趣是動力的源泉,要獲得持久不衰的自主學習數學的動力,教師要注重激發和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數學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活動的主體。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能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展示一個“絕招”,同學們隨意說一個整數,老師都能迅速判斷出這個數能否被3整除,同學們一聽,都爭著出題考老師,老師立即報出答案,并請同學加以檢驗,結果準確無誤,在同學們的驚訝中,老師引入新課,這樣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發現數學的趣味。
二、 參與過程,體驗主動學習的樂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學生是主動探索知識的“建構者”。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養成自己學習思考,探索的習慣。變“要我學數學”為“我要學數學”,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自覺要求。讓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例如,在教學一年級“5+8”時,我沒有直接傳授計算方法,而是讓學生經歷“自己探索算法——在交流中比較、體會不同的算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這樣一個過程,把時間合理地分配到對算法探究上。“小淘氣不會算,你能幫它想出好辦法嗎?”學生的好勝心被激發出來,爭先恐后的表現,我利用這個有利的時機,引導學生通過擺學具來解決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和小組交流。首先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擺學具理解算理。由于學生生活的家庭環境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對算法的思考和理解也不同。先讓學生理清思路,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然后,以進行小組交流,展示著自己個性化的算法,并學會傾聽別人個性化的算法,感受算法的多樣性,通過交流進一步對算法進行優化。最后,全班交流反饋,讓學生通過討論進一步優化算法。這樣,這些個性化的算法是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獲得的成果,教師要恰當的給以評價和鼓勵,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教學全過程,寓教于樂地學會新知識,使學生愛學、會學,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 組織各種游戲或競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創造競爭環境,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積極思維,大膽實踐。組織適當的競賽,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需要靈活地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競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要靈活的應用競賽方式,如在計算教學中經常設計“速算小能手”“數學接龍”等游戲活動,形成競賽氛圍,激發學習興趣,通過競爭形成團結互助的良好道德品質。在解決問題教學中設計“我是解題小能手”“智慧大比拼”“尋寶藏”等競賽活動,培養學生善于動腦、勤于思考、勇于進取的拼搏精神。并且給以恰當及時的評價,促使學生形成和諧、有益、積極向上的良性競爭。
四、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主動探究的能力
布魯巴克曾說過:“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提出問題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的建構活動,而并非對于知識的被動接受。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質疑,探奇索引。尋根問底是創造的開端,也是創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質。自主學習需要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創設質疑問題的氛圍,讓學生有疑可質。例如:在教學“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時,我先講解簡單的題目,然后邊出示(3.6×7+2×3.6+3.6)邊說:“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做這一題。”然后板書:(學生在下面練習)
(3.6×7+2×3.6+3.6)=3.6×(7+2)=3.6×9=32.4
當學生完成后說:“同學們,看看我和你們做的一樣嗎?”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不一樣,你錯了!正確答案是36。”“那誰能告訴我,錯在什么地方?”學生經過討論,很快把原因找出來。這樣,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題的意識。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材施教,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主動獲取知識營養,享受自主學習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始終把培養小學生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放在首位,充分發揮數學課的優勢,在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方面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那么我們的學生定會受益終生。
作者簡介:
佟自軍,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魏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