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要充分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學習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教學方法、教學資源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做到靈活多樣,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有收益。本文就英語教學評價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策略探究;高效課堂
評價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可以這樣說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教學與評價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僅憑學生的學習成績或某方面的特長來評價學生,這種做法有違新課程中根據學生身心差異,個體差異,培育學生的目的。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其中有一個環節,需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活動的評價,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小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每一位英語教師要認識到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是以學生學習和發展為主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身心和英語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從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的設計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編定了新教材,實施了新的教學內容,改進了教學方法之后,評價方式也就有了不同的含義。那么小學英語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下面,就這一方面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首先,英語教師要遵循教學評價原則。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這就要英語教師通過教學評價,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在教學中,教師一句表揚性的語言,可能激勵一位學生,從而改變他的一生;反之,則可能因為一句不恰當的評價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導致失去自信心。小學英語課程的特殊價值取向是:“檢驗和改進學生英語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彼?,我們提倡的正確、科學的評價方法在教學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次,評價時采用新的評價方法。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風格的差異采取適當的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的形式可有多種,與一般教學活動在形式上接近,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我提倡的評價方法,不是以點代面,以考試分數看學生。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采用正確、科學的評價方法:“情景性評價”、“激勵性評語”等,重視學生英語全面素質的提高,綜合評價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突出英語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體現在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多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英語素養。由單一的評價標準逐步向多元化轉變,體現教學的人文主義。在評價中我們應注意中和性評價,加強形成性評價,多方面綜合評價學生:
1.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觀察學生的表現,及時用語言進行評價,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語為主?!澳愕目谡Z真好!”、“你有進步了要堅持喲”等。要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并適當記錄。作為終結性評價的依據。
2.在評價時要關注學生的自我反思、同學間互評、家長評價等多方面信息相結合,給學生一個適當、貼切的評價。
3.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資料和考試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學習中的不足和進步,并提出建議。但教者要明確,考試不是教學的唯一評價方法,只是眾多評價方法中的一種只能衡量學生在某項能力上的高低,不能代表評價標準。正確、科學的評價方法就是將眾多評價方法有所取舍的結合使用,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教學效率,檢查學習效果。
4.利用多媒體。為了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我鼓勵學生把學過的情景對話、小詩、歌曲、小故事等錄成音,在電腦中用繪畫的形式表現短文或故事的情節,在網上搜集詩歌、小故事和笑話、幽默等,用磁盤拷貝下來,磁盤和錄音帶作為作業交給老師,然后我安排一節課在課堂上進行演示,我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評價的標準可根據主題的難易程度來確定。
5.自評和互評。課堂教學中每學完一個單元就評價一次。評價標準是ABC三等。A等: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上課積極舉手發言且說話流利,口齒清晰,語音語調較好,既有個人活動,又有小組活動,作業按時完成,質量高。B等:有預習或有復習,能回答老師問題,有時主動,口齒基本清晰,基本上能完成作業,質量一般。C等: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都少,上課很少發言或只是被動發言,口齒不清晰,語言詞不達意,較難讓人明白,不能及時完成作業,質量不高。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可以發現英語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和不足,調整每階段的學習計劃和步驟,不斷完善學習過程,也起到了自我督促和相互督促的作用。
總之,每個孩子都是特殊的,只要有合適的環境,他們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師公正的對待,他們都能在應有的位置上發揮最佳作用。那些一度被認為反應遲鈍、行為荒唐、甚至不可救藥的“朽木”說不定就是將來的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愛琴、馬愛喜.小學英語教學評價方法之我見[J].寧夏教育,2011(03).
[2]吳玉花.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之我見[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01).
[3]蔣娟.小學英語課堂評價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1).
[4]王振元.明晰任務 創新教法 科學評價——小學英語教學增效之我見[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