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目的:研究舒適護理模式應用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當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調查采用分組對照的方法進行,所有研究對象來自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小兒急性哮喘患兒,本研究選擇其中的8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舒適護理組,平均每組患兒均為43例,分別對兩組患兒落實常規的護理和舒適護理,對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護理干預結束后,對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比較,本研究舒適護理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40/43),常規護理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6.74%(33/43),兩組之間進行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舒適護理模式可以有效的促進小兒急性哮喘病情的恢復,能提升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小兒急性哮喘;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2
從臨床兒科進行分析,急性哮喘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病癥,這種病情一般是因為氣道黏膜存在炎性反應,而導致患兒發病,通常患兒存在有平滑肌收縮痙攣,患兒的氣道分泌物增多,它會導致支氣管存在阻塞[1]。對于小兒哮喘進行分析,一般會存在有急性發作情況,病情迅速進展,嚴重情況下會危及到患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臨床為減少患兒哮喘發作的情況,降低哮喘的并發癥,改善患兒預后,需在藥物治療基礎上,選擇采用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進行指導。針對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應用舒適護理模式,對于小兒急性哮喘進行急診護理的效果,先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中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所收治的小兒急性哮喘患兒,選擇86例進行研究,將所有患兒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常規護理組和舒適護理組,每組患兒平均為43例。本研究常規護理組當中的患兒,有男性23例,女性20例,患兒的年齡區間為1~5歲,平均年齡為(3.2±1.1)歲;舒適護理組當中,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兒21例,患兒的年齡區間為1~5歲,平均年齡為(3.3±1.2)歲。經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兒的臨床一般資料進行檢驗,可以得出,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患兒無差異,可以進行比較研究。
1.2 方法
對于本研究的常規護理組的患兒在進行護理的時候,配合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因為篇幅限制,所以不做詳細贅述。本研究的舒適護理組,患兒在護理過程中配合舒適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病情觀察舒適護理:很多患兒年齡偏小,所以不能夠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感受,在對患兒進行急診處理的時候需要對于患兒病情狀況進行觀察,并且遵醫囑為患兒做好心電監護,了解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情況,操作過程中必須注意動作輕柔,不要大聲喧嘩,避免機器和嘈雜聲嚇到患兒。如果患兒存在有神志不清等相關情況,應該及時的將相關癥狀報告給主治醫生,并且做出干預和對癥處理。②藥物搶救舒適護理:護理人員在進行相關操作的時候,必須要堅持無菌操作的原則,要檢驗相關的霧化吸入裝置是否連接正常,將配制好的霧化吸入劑充分放入瓶中,并且連接好噴嘴和吸氧裝置,叮囑患兒配合并且將吸嘴放入口中。需指導患兒用口呼吸屏氣大約2s,然后緩慢的用鼻呼氣,在進行霧化吸入過程當中,需避免搖晃頭部或者拔出吸管,要保證藥物的充分吸入,與此同時也要觀察吸管是否彎折和漏氣。在吸入的過程當中,需要觀察患兒的相關癥狀,如果患兒存在劇烈的咳嗽情況,需要停止霧化吸入,并且將吸管拔出,如果患兒癥狀得到緩解,可以繼續為患兒進行相關的治療。在用藥結束以后,應做好對患兒面部的清洗工作,選擇溫開水對患兒漱口,對患兒家屬進行指導,做好對患兒的扣背工作,需保持患兒呼吸道的通暢性。③心理舒適護理:臨床護理人員需要積極的和患兒及患兒家屬進行溝通與交流,對患兒和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使其能夠明確治療和預防的方法效果,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兒的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還需要對患兒的精神情感進行相關的干預,與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積極引導家屬關心患兒,并且幫助患兒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使得患兒能夠以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各項治療。④生理舒適護理:對患兒應該予以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幫助患兒選擇舒適的體位,并且將枕頭墊在患兒的身下,保證患兒具有良好的心態。需要保證患兒呼吸道的濕潤性,這樣能夠促進痰液的排出,需叮囑患兒多喝水,做好對于栓塞的清除和氣管的護理[3]。⑤呼吸道舒適護理:需要注意對患兒進行呼吸道護理,在對患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根據患兒的咳嗽情況和實際狀況為患兒進行體位的更換,應該保證患兒呼吸道的通暢性,防止患兒出現肺不張等相關情況。每間隔兩個小時對患兒進行拍背,要輔助患兒進行及時的痰液排出,避免因為痰液堵塞患兒的呼吸道,而導致窒息情況出現,如果患兒血氧飽和度測值持續不超過90%,需要根據相關情況為患兒進行氧氣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患者改善缺氧的癥狀。除此以外,還要每天的為患兒進行口腔護理,保證患兒的口腔的清潔,防止患兒出現口腔黏膜潰瘍。
1.3 觀察指標
如果經過護理干預以后,患兒的胸悶、呼吸困難等相關癥狀消失,患兒肺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則表示臨床治療顯效;如果患兒的臨床癥狀和肺部功能得以改善,則表示患兒治療有效;如沒有達到上述標準,說明患兒治療無效。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 SPSS26.0進行統計學軟件的分析,卡方值()檢驗計數資料,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性檢驗采用P<0.05表示數據之間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干預結束后,對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比較,本研究舒適護理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40/43),常規護理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6.74%(33/43),兩組之間進行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急性哮喘這種病發病比較急驟,病情相對比較危重,而且這種病情容易反復發作,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患兒的生理成長和心理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為有效的促進患兒的康復,對患兒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治療方案進行干預,還應該對患兒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有研究認為,為患兒配合采用舒適護理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兒恐懼等負面心理,這能保證患兒的心情愉悅。本研究結果顯示,常規護理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和舒適護理組之間存在差異,舒適護理組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可以說明舒適護理應用的價值。因為舒適護理對患兒干預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保證患兒具有充分的心理和生理體驗,可以使患兒更好的接受治療,提高了治療的有效性。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模式可以有效的促進小兒急性哮喘病情的恢復,能提升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朱俐.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0):154-155.
程君,吳惠敏.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11):1167-1168.
袁淑卿,陳怡,吳惠敏,李平.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03):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