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伶涵 張麗萍
摘要 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項有效調節控制科技活動的系統性工作,而提高科研管理能力對于推動科研工作進程、確??蒲泄ぷ魈幱诳焖俳】党掷m發展的狀態具有不可比擬的積極作用,客觀上要求相關科研單位積極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管理人才隊伍,構建科學合理的農業科研管理體系,并與激勵機制及用人機制相結合,增強科研管理創新水平。本文以新時代農業科研管理為切入點,分析其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能力提升對策,以期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業科研;管理能力;問題;對策;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 S-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254-01
面臨知識經濟時代下全新挑戰,科研管理機構必須肩負起尋找市場信息及可供知識轉換機制的職責做,好科研管理工作,而科研管理工作的開展無法脫離兼顧市場及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支持。受科研管理自身科學性及特殊性的影響,科研管理具備較強的學術性及技術性,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下主要生產力[1]。同時,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科研方向的合理性及準確性,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科研隊伍的總體凝聚力及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甚至與科研創新意識是否正常發揮存在著密切聯系,而科研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創新能力及創新意識與科研管理體系創新程度關系緊密。由此可見,科研管理對于管理人員崗位職責提出較高的要求,必須具備較強的創新管理素質。鑒于此,本文針對新時代下農業科研管理能力提升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 存在的問題
1.1 隊伍建設滯后
作為阻礙農業科研管理體制創新的主要原因,科研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滯后以管理人才隊伍創新素質參差不齊為主要表現,如科研管理人員知識結構不全、科研管理人員崗位結構不合理及缺少現代化管理理念和文理交叉知識結構等,部分農業科研機構自身科技轉化意識不足,尚未產生市場經濟理念,無法運用知識管理技術手段[2]。此外,我國農業科研機構中“輕管理、重科研”問題普遍存在,造成專職科研管理人員無法開展業務指導及崗位培訓,缺乏對外學習交流機會,并且對于管理人員的理論知識要求及崗位入職要求相對寬松,忽視了人才隊伍建設對于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2 管理理念落后
一般說來,農業科研管理人員不僅需要了解科技發展規律及管理工作理論,更必須掌握農業科技工作特點,擅長觀察科研人員的心理,熟悉農業科技各個方面研究進展及研究結果。同時,農業科研管理人員懂得經濟方面規律,將經濟方面、生產方面與科研方面相結合,增強問題探索及問題判定能力,促使其具備戰略性、前瞻性及綜合性的眼光,但是目前我國農業科研機構行政化問題普遍存在,客觀上約束了科研管理人員工作范疇,尚未涉及提供社會信息、分析市場及引導科研項目等領域[3]。若農業科研管理人員對于市場、社會及生產的了解程度不足,則會直接影響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效果,甚至制約農業科研項目的開展。
1.3 激勵機制不全
從現階段我國農業科研管理水平來看,科研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足、管理人才隊伍穩定性較差的問題日趨凸顯,并且其產生原因較為復雜,涉及個人因素及政策因素等方面。若科研單位尚未引進激勵機制或用人機制,則無法激發科研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甚至部分科研單位中管理人員的績效與管理成果無法掛鉤,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科研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造成科研管理人才流失,無法保證管理隊伍的持續性及穩定性[4]。同時,部分基層農業科研單位對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無法從根源上認識到科研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忽略科研管理工作業務性強的特點。
2 對策
2.1 強化管理團隊實力
秉持科學發展理念及與時俱進理念、做好科研管理人才選撥工作、組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管理人才隊伍是提高農業科研管理能力的主要手段。受農業科技管理工作自身綜合性及橫向性較強的影響,其管理主體對象主要包括專業性科學技術及專業科技從業人員[5]。因此,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相關科研管理人員以全面掌握農業專業及學科知識發展動態為前提條件,了解管理理論和管理手段、國家及行業所頒布的農業科研政策和法規,必須具備一定的電算能力及經濟管理知識,力求認真學習及有的放矢。同時,受農業科研課題計劃門類多樣性的影響,其管理層次日趨復雜且課題劃分逐漸細化,不同科研項目管理工作要求也不盡相同。
由于農業科研工作政策性強、科研管理內容復雜及信息量龐大,現有的科研管理機制中“一人多崗”問題較為突出,極易造成科研管理人員工作顧此失彼,難以保證科研管理工作質量。名言有云“科技以人為本”,意味著科研管理工作也不無例外,客觀上要求科研管理人員樹立科研意識,增強自身管理工作水平。除組建研究人才團隊外,農業科研機構必須組建相應的科研管理人才隊伍,做好高學歷或工作經驗豐富管理人才的引進工作,不斷充實管理人才隊伍,從根源上認識到科研管理制度化下完全依賴個別管理人員是無法保證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且難以保證管理質量。
2.2 積極引進管理理念
科研管理制度創新無法脫離組建高素質科研管理人才隊伍的支持,而新時代下科研管理工作的性質、管理手段及管理任務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客觀上要求科研管理工作
秉持與時俱進的工作原則,轉變管理工作理念,積極引進科學的管理手段及管理理念,樹立現代化管理意識,尤其是革新對于現代化的認識,從根源上認識到管理是最終生產力、管理是科學技術及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主動迎接新時代下科學技術激烈競爭局面,重視科研管理工作,協調科研活動中各項關系,最大程度調動科研人員工作積極性及工作創造性,以達到獲取更多經濟效益及科研成果的目標,推動科研管理工作模式向科學化方向轉變。
為了擺脫傳統科研管理模式的限制,農業科研機構必須構建全新的科研管理良性循環機制,轉變以往重視著作論文、重視科研成果及重視科研項目的局面,將經濟效益及成果轉化比例與工作職責及績效管理目標相結合,促使科研成果成為真正意義上解決“三農”問題的有力手段。目前,現代化農業科研成果普遍為應用性研究,其科研項目來源于農業生產問題,促使項目執行過程成為解決市場難題的過程。
3 結語
通過分析新時代農業科研管理現狀可知,目前我國農業科研機構管理隊伍建設及人才培養等方面仍存在較多問題亟待解決,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過于重視經驗積累、管理能力不足、人才斷層嚴重及年齡結構不合理等,部分科研機構人才培養手段相對單一,尚未出臺具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造成專業技術與科研管理間定位模糊,導致科研機構行政化過于嚴重。因此,相關農業科研機構應以明確管理隊伍建設目標為前提條件,擺脫傳統人才培養框架的限制,積極選撥管理人才,組建管理人才隊伍,利用社會招聘等手段拓寬管理人才引進渠道,以達到增強機構自身科研管理能力的目標。
4 參考文獻
[1] 劉治岐,劉爽.新時期農業科研單位管理人員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8(6):242-243.
[2] 吳滟,劉偉娜,胡海彥,等.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管理人才隊伍的現狀及培養建設[J].農業科技管理,2015,34(5):87-90.
[3] 朱海燕,王奎山.新時期地市級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能力提升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9):63-64.
[4] 張玉軍.農業科研單位知識產權管理模式研究: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5,34(1):39-43.
[5] 耿東梅,王之嶺,佟瑞平.關于農業科研單位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14):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