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嬌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的身心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是保證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除此以外,班主任教師還承擔著聯系學生、家長和學校的紐帶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必須具備一定的溝通藝術。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藝術
一、溝通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1.滿足校園環境建設的需求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的發展進步與校園環境和氛圍之間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小學班主任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準確地掌握班級管理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從而為班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有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好了,才能實現校園建設的和諧統一。此外,在班級管理中實現良好的溝通,能夠有效縮小班主任教師與學生家長的距離,更好地促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2.滿足個性化素質教育的需求
新課改背景下,學校教育的重點就是要抓好素質教育。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教師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溝通能力,才能做到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素質教育。在傳統教育環境中,班主任教師多以管教的形象出現,導致很多學生不敢或不能及時表達自身的需求,而且模式化的教學方式也很難滿足素質教育的需要,從而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班主任教師溝通能力可以有效拉近師生關系,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從而滿足個性化的教學發展需求,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溝通藝術
1.保證師生之間的融洽
促進學生學習發展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準確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此,班主任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才能拉近師生距離,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班主任要盡可能以朋友的身份來和學生進行溝通,多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議,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要寬容對待,并引導其認識自己的錯誤,不斷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以此促進小學生健康的身心發展[2]。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體現,例如,在學習上可以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指導,在生活上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煩惱和困擾等。只有為學生真正創建一個民主和諧的班級環境,學生才會敢于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才能逐漸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意識。
2.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小學班主任教師作為班級管理人員,必須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杜絕以學習成績高低來區別對待學生的情況。尤其是對于一些學困生而言,班主任教師更要及時地給予關心,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指導,提高其自信心,并幫助其解決其在學習過程中、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通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種方式,班主任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態和學習情況,從而對整個班級進行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進而獲取學生及家長信任,使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將自身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保證教學活動的效果,讓學生在輕松友好的班級環境中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和進步。
三、宣傳任課教師優點,增加溝通的感染性
班主任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還要負責向學生宣傳其他任課教師,增強學生對其他任課教師的認同感,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教師要用親切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來宣傳其他教師,以保證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這種宣傳其他教師優點的方式增加了學生對教師的喜愛,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欽佩之情的同時也喜歡上了教師所教的科目。同時也增加了教師對學生的喜愛,增加了教師對學生和這門課程的感情投入。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教師必須依托于良好的溝通能力來拉近師生關系,避免矛盾。而要想讓師生之間的交流順利開展,班主任就必須重視溝通的藝術,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提高班主任的溝通能力,促進班級管理活動的有序進行,讓學生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慧勇.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學周刊,2017(17):9-10.
[2]潘 霞.論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中旬刊),2018(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