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歡
一、信息化教學的背景概述
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寫明“互聯網+”教育將面向中小學、大學、職業教育等多層次人群。全國、地方、學校也都在積極推進信息化教學的各項比賽,以賽促教,使信息化教學深入各層次教學中。
二、信息化教學在實踐應用中的問題
1.過度關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
許多學校對信息化教學建設只停留在教學資源投入,而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并不重視。信息化教學的落實最終還是要看教師是如何應用,而不是一味地建設資源。
2.信息化教學整合應用不足
在高校教學實踐中,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其實比較簡單,如播放PPT課件、講解,穿插微課或視頻、講解,學生完成任務、點評。但在實際授課中如何控制學生認真學習;如何捕捉到沒有聽懂的部分;如何查看學生真實的任務過程和結果,這些證書需要教師去靈活運用信息化資源和手段來完成。
三、實踐技能課難以考查的問題
許多實踐技能課是一種過程性課程,它要考查的是學生的操作過程而非結果。面對這樣的課程,該如何考查,傳統的試卷考試沒有辦法執行,只能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來完成了。
四、信息化教學在實踐技能課中的應用設計
1.課程性質與教學難點問題
(1)課程性質。“ERP供應鏈軟件操作”課程是經管類許多專業都會開設的一門操作型的實踐技能課。該課程主要教授學生使用計算機掌握一般企業應用平臺的操作技能,所以該課程的考查重在學生的操作過程。
(2)教學難點問題。在該課程的教學中,主要是教師演示,學生操作,如此重復,直至整個賬套完成。然而這樣的方式現在出現許多問題:一是教師演示后,學生到后面就會遺忘,容易操作錯誤;二是當學生較多時,教師幫忙改錯應接不暇,拖延教學進度;三是賬套數據大,學生導出數據給教師一一檢查也不現實。
由此可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無法完成正常的教學,這就需要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幫助。
2.信息化教學過程設計
(1)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前將本次單元的操作過程錄屏成一個短視頻,發布到藍墨云班課的課程資源中,讓學生提前預習,以便在自行操作時查看,以防出錯。
(2)課堂教學流程。在每單元的授課中,教師可使用藍墨云班課協助完成課堂教學,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使用藍墨云班課考勤,只需學生在手機上點擊簽到,藍墨云班課會自動計算結果,顯示未簽到的人。同時學生完成賬套數據的引入。
第二,教師引導學生在藍墨云班課中查看課前發布的操作視頻,特別針對沒有進行課前預習的同學,督促其查看。
第三,學生根據演示內容自行操作,教師從旁指導,學生在操作時也可用手機查看藍墨云班課中的操作視頻。
第四,教師根據學生操作時出現問題較多的步驟,在視頻中重點標注,并提醒學生注意。
(3)課終檢查。每次單元操作結束后,讓學生用手機拍下指定的單據頁面并提交到藍墨云班課中。教師只需在后臺查看圖片就可知道每位學生的操作進度和操作正確度。這樣避免了學生導出整個賬套,數據過大無法提交的問題。
五、結語
在信息化教學普及的大趨勢下,各層級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已逐步完善,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有效、合理地運用這些資源。本文就是針對授課的實際問題討論如何應用信息化資源和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震乾.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式信息化教學課堂探索——以液壓氣動課程為例[J].職業,2018(11).
[2]程志雄.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