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筱祎
摘要:近年來,由于輔導員職業在高等院校中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輔導員工作面臨著很大壓力,職業倦怠現象突出,給高校發展特別是學生教育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需要引起高校領導的高度關注。本文著重分析了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并就產生原因進行了深入探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意見和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職業倦怠 現狀 危害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4-0138-02
一、簡析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
在20世紀70年代,職業倦怠這一概念首次由美國學者提出,所謂職業倦怠,主要是指在職業生涯過程中,由于工作過于繁重、時間過長,再加上工作難度較大給人們身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和負擔而產生的疲憊倦怠現象。經過對目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生活進行研究發現,職業倦怠現象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十分普遍。首先,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高校對輔導員這一職業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很多輔導員難以對工作產生較高的情緒和熱情,缺乏足夠的耐心和活力,工作態度冷漠。其次,高校輔導員在面對學生時,并不能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觸學生的學習生活,甚至對學生的請求漠不關心,不能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管理學生容易一刀切,方式粗暴,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特征。另外,很多輔導員沒有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感覺不到工作的魅力和價值所在,對于工作愿景和未來發展較為悲觀,導致在工作中難以產生足夠的成就感,更加劇了職業倦怠這一現狀。無論是對社會學校來講,還是對輔導員和學生來講,職業倦怠均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危害較大,尤其對于高校學生來說,職業倦怠將會加重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矛盾,冷漠對待學生,簡單粗暴地處理學生問題,將會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個性發展帶來阻礙和消極影響。
二、分析高校輔導員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
1.社會期望太高,職業缺乏社會認同感
在日常工作中,高校輔導員并不是專門學科教師,主要是對學生日常事務進行管理和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社會對于他們的職業認同感較低,對他們的工作價值缺乏認識和理解,但是又對他們的工作有著較高的期望。高校輔導員在做好學生工作以及維持高校安全穩定方面面臨著巨大壓力,面對高校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如果輔導員沒有及時妥善處理,社會便會將原因歸到輔導員身上,導致輔導員工作情緒較低,感到失落委屈。
2.高校對輔導員職業缺乏重視,待遇低下,前途堪憂
很多高校對輔導員職業缺乏重視,沒有明確制定崗位職責,很多輔導員每天從事著繁雜的事務性工作,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處理各種各樣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工作壓力,但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工資待遇較低,使得輔導員對工作產生消極懈怠情緒。同時,輔導員職稱評定和職務晉升缺乏明確的標準,發展道路十分狹窄,很多輔導員每天忙于應付各種事務性工作,無暇抽出更多的精力來進行科研工作,導致晉升之路困難重重,對職業前景和個人發展前景感到憂慮,工作積極性不高。另外,很多高校輔導員并不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盲目應聘輔導員職位,再加上高校在輔導員聘任方面不能嚴格把關,導致輔導員隊伍良莠不齊。高校并沒有系統地對輔導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鼓勵他們學習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導致輔導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在開展學生工作時力不從心,長此以往,難以產生工作成就感。
三、改善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的主要對策
1.明確高校輔導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理念
除了教師之外,高校輔導員是和學生溝通與交流最頻繁、最密切的人員,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在思想觀念、學習生活,還是學生個人行為和未來就業方面,輔導員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生成長的指導者、服務者和引路人。通過與學生不斷的溝通,輔導員才能夠對學生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才能更加具有針對性地服務和引導學生,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同時維持秩序井然有序,為學生營造安全穩定的生活學習環境。所以,高校輔導員必須正視自己,正視輔導員這一職業,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認識和體會到該職業的工作價值,從而產生職業成就感,積極開展工作。
2.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
從教育部對高校輔導員職業建設和發展提出的指導意見來看,近年來,無論是從工作環境,還是從工作待遇以及未來發展來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高校輔導員隊伍逐漸擴大,發展前景樂觀。我國高校目前所聘任的輔導員共計17萬人,在培養和教育學生,適應和促進高校教育體制改革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應該加大對輔導員這一工作價值的認識力度和重視,全面推進和發展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需要采取多種措施來加大對輔導員的培訓力度,嚴格執行輔導員聘任制度,豐富高校輔導員的專業知識能力,引導和幫助輔導員構建完善的理論體系,正確認識職業理念,加強輔導員對工作的認同感和使命感,提高輔導員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建立一支優秀的輔導員隊伍。
3.與學生積極溝通和接觸,做好學生工作
對于高校學生來說,輔導員是十分重要的角色。輔導員不僅是學生的老師,而且還是學生心靈和生活中的朋友,輔導員對學生的態度和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其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因此,高校輔導員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消極情緒,將學生的利益和發展作為工作的重心,與學生積極溝通和交流,想學生所想,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用感恩的心態來看待學生工作,并努力做好學生工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提高高校輔導員的專業知識水平
高校輔導員專業知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輔導員能否做好學生工作以及其自身的職業發展。因此,提高高校輔導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十分必要。除了輔導員自身需要不斷進行自我學習之外,高校也應該結合學生發展情況,按照輔導員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針對性地合理制訂培訓計劃。每個高校輔導員的個性特點和專業特長都不盡相同,在制訂培訓計劃時,高校要充分考慮輔導員的性格特點和專業優勢,有步驟地根據崗位職責進行個人培養,以便使輔導員能夠發揮個人所長,有所成績。同時通過對輔導員的專業培養,幫助和引導輔導員提升專業知識技能,使輔導員更加專業化、職業化,為做好學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5.加強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提供多種發展途徑
針對很多輔導員對職業前景的消極態度,改善職業倦怠現狀,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就變得刻不容緩。第一,高校可以制定輔導員職稱評定制度,堅持以學生工作為重心,根據輔導員崗位職責、工作經驗、工作時間以及業務能力,合理評定輔導員職稱等級,培養專業技能較強的輔導員從事學生工作。第二,高校可以改善輔導員職務晉升現狀,將具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的輔導員納入干部選拔和培養的行列中去,為輔導員晉升提供更多所選擇的方向,加強輔導員的職業使命感。第三,高校可以為輔導員在學歷提升方面適當提供一些優惠鼓勵措施,鼓勵輔導員積極進行自我進修和學習,鼓勵他們積極結合自身需求攻讀碩士、博士等更高的學位,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第四,由于每個輔導員對職業前發展的規劃不同,高校應該尊重輔導員個人的選擇,對想要轉崗到教學科研機構進行教學的輔導員,高校應該對其教學標準進行考核,在達到要求之后,應該主動進行崗位調動,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的職業發展。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主要力量,由于長期不夠重視,職業倦怠現象十分常見,令人擔憂。高校應該積極改善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來提升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輔導員做好學生工作,為高校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樂功,王鵬,高峰強.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6).
[2]陶媛.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的相關性研究及對策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2.
[3]鄒群,田鐵杰.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教育科學,2012(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