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嬌
[摘要]陳云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在黨的建設、干部工作、經濟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本文主要是研究陳云在延安時期的干部思想,在此基礎上,提出對加強新時代干部工作的啟示。
[關鍵詞]延安;陳云;干部工作;啟示
陳云1937年—1944年在延安擔當中組部部長期間,提出了一系列的干部工作思想,今天讀來,這些思想對于我們做好新時代的干部工作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性。
在延安工作時期,關于干部工作,陳云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涵蓋了干部的選拔、使用、教育、培養和加強干部的團結等方面的內容。
(一)關于干部重要性的問題。陳云在《論干部政策》和《關于干部工作的若干問題》兩篇文章中都強調了干部的重要性?!案刹繘Q定一切”,“這是通用于全世界的,不但外國通用,中國也通用?!秉h的干部不同于一般黨員,是黨的骨干。針對“中國共產黨在過去十年斗爭中,干部損失十幾萬”的情況下,指出“全中國一千八百多個縣,假如每個縣都能夠保存三個黨員,我們黨開展工作的力量大的多了?!边@些都說明了干部對黨的事業的重要。
(二)關于干部選拔的標準問題。陳云在干部的標準,概括起來就是兩點:政治和能力。兩者都不能缺一,以政治為主。具體的表現就是:忠實于無產階級事業和黨,與群眾有密切聯系,能獨立決定工作方向并負起責任,守紀律。
(三)關于如何了解并提拔干部的問題。關于提拔干部的原則,陳云認為,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黨的事業需要大量的干部,提拔干部的前提是要了解干部。關于如何了解一個干部,陳云堅持歷史、辯證和實踐的視角去觀察。了解一個人,不僅要看他的長處,也要看他的短處;不僅要看他的今天,也要看他的昨天;堅持干部是從實際工作中鍛煉出來的觀點,考察一個干部的才與德,主要看其在完成任務中的表現。
(四)關于如何用好干部的問題。陳云用干部的原則是:按照能力和需要,同時兼顧,使用干部到當時當地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時,還強調,用人要氣量大。他指出,我們不能說只有共產黨員才是了不得的人才呢?不見得。社會上的人才不知有多少,許多人都不是共產黨員。所以,我們要有大的氣量,善用各種人才。單槍匹馬,革命到底是干不成的。關于使用干部的方法,強調要放手使用,使干部敢說話、敢做事,也要經常適時檢查和幫助。
(五)關于教育和培養干部的問題。不管是老干部,還是新干部,都需要教育。革命基本理論和實際工作教育要統一起來。理論教育的對象主要是有較長實際工作經驗的干部和有較高文化水平和政治認識的知識分子。實際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
(六)關于干部的團結問題。陳云強調黨內干部要加強團結,領導革命的基本力量是黨,不論新干部和老干部、軍轉干部、外來干部和本地干部,都必須在為黨的利益的原則基礎上團結起來。同時,也要加強與非黨干部的團結,要用各種方法團結非黨干部。
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性因素。黨歷來高度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黨的十九大報告向全黨全社會莊嚴宣告,我國已經進入新時代,并明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奮斗目標。最近,習近平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廣東省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可見,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所以,站在新時代,做好干部工作尤為重要。結合延安時期陳云的干部思想,對做好新時代的干部工作主要有如下啟示:
(一)嚴格好干部的選拔標準。習近平多次在不同的場合關于好干部的標準,概括起來就是忠誠、干凈、擔當。這與陳云關于干部選拔的標準是高度一致的。不管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開放的年代,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是第一位的,這是首要的標準,在對黨的忠誠基礎上,還要能做事、干成事,這就需要擔當,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絕不是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必須要靠干部既要有擔當的精神,更要有擔當的能力。中國共產黨人是無產階級先鋒隊組織,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性質和使命決定了黨員干部必須干凈。忠誠、干凈、擔當是好干部的基本要求,但又是歷史的、具體的,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嚴格標準做好干部的選拔工作。
(二)甄別選用好干部。在明確了好干部的標準之后,關鍵是如何甄別選用了。毛澤東曾說過:“必須善于識別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用人得當,就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看干部,注重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新時代,如何全面、歷史、辯證看干部?關鍵是考察干部對重大問題的思考、對群眾的感情、對名利的態度、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等等。
(三)科學合理使用干部。習近平指出,用人得當,就是要科學合理使用干部,也就是要用當其時、用其所長。關鍵是把握三點:一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陳云在《論干部政策》中寫到,延安時期,不管男女老少,都不怕艱苦,不遠千里來延安??勾笤谖錆h登報申明不招生了。一點用沒有,男男女女從幾千里外地來了,有一個七十五歲的老頭子都來了。這是為什么?主要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吸納天下英才。當前,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改革發展的任務更重了,目標更高了,對人才的需要就更多了,所以,要繼續堅持五湖四海選人。二是以崗擇人。用什么樣的人、用在什么崗位,務必要從工作需要出發。陳云在《為什么開除劉力功的黨籍》中指出,不能只講干部政策“量才使用”的一個原則,而不講干部政策的另外一個原則,而且是主要的原則,這就是黨的工作的需要。那種只看重個人,不顧及黨的利益的觀點,是錯誤的、片面的,實際上不了解干部政策。所以,我們在用干部的時候,要根據工作需要使用干部,而不是因為你的資歷等因素來選用干部。三是用人所長。陳云指出,發揮長處是克服短處的最好辦法,這充分說明了用好干部,必須用好其長處。
(四)寬嚴相濟管好干部。陳云對挑選干部的標準,其中一條就是守紀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這一戰略。在當前形勢下,要把嚴格管理干部和熱情關心干部結合起來,做到寬嚴相濟。嚴,就是指黨員干部必須嚴格按照黨的原則、紀律、規矩辦事,不濫用權力、違紀違法。寬就是要讓黨員干部安心、安身、安業,推動干部積極作為、敢于擔當,寬容黨員干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按照習近平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的精神出臺干部容錯糾錯的意見,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型、創造性,激勵他們更好干事創業。
(五)注重干部專業能力的培養。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干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了黨員干部專業性的問題。他指出,把握新發展理念,不僅是政治性要求,而且是知識性、專業性要求,因為新發展理念包含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新知識、新信息、新要求。培養干部的專業性,必須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知識一定要經常更新,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要把學習日常化,培養成習慣,培養成一種生活方式,才能專業。
(六)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延安時期,陳云多次強調干部的團結問題,其實是在強調在黨內要樹立一種良好的政治規矩。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以核心的黨中央,強力推進反腐敗工作,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政治生態不斷得到優化。當前,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維護良好政治生態,其基本準則就是《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關鍵是要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把忠誠黨和人民事業、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凈凈的干部選拔出來,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同時,要全黨上下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陳云文選(第一卷).
[2]毛澤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3]黨的十九大報告.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