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一門學科都滲透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它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文化背景同時也詮釋著該學科的本質和內涵。語文學科中的語言文化是我們最熟悉、使用最多的,語文學科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也將促進高中生更好地掌握其語言文化。我們將具體分析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把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國,它擁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精髓,把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語文教學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通過傳統文化的渲染提升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和氛圍。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何將這兩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如何利用好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能動作用?通過深入分析高中語文數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真正了解他們的本質特征,幫助學生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策略,為高中語文教學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一、 深入挖掘教材,感受傳統文化精髓
每一門教材、每一篇課文,甚至是每一段落、每一句話都包含著豐富的背景資料素材,它們的背景也都蘊含著濃厚的傳統文化元素。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于課文教材的理解,一定要懂、透、徹,真正理解教材的內容和含義,教師也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發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因素,給學生深入分析、講解,讓學生真正把傳統文化與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然后與自己的固有知識碰撞出思考的火花,最終促進、完善自己的情感價值觀。學生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從而通過傳統文化的詮釋和影響,對自己教材的學習和提升,乃至自己的價值觀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傳播了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
二、 利用語文教學,展示傳統文化資源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已明確強調學生語文學習中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可以說要不惜一切代價,合理利用語文教學,展示出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中華民族淵博的文化基礎。學習教材無非就是弄懂教材,每一篇文章的學習都要先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背景、作者的寫作背景,追溯到寫作時期的歷史、故事,便出現了一系列隱形的傳統文化資源。語文教學更多的是對知識的回憶與延伸,讓學生通過了解教材,掌握更多的傳統文化資源,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語文教學,將是對傳統文化資源的一個延伸與發展。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高中語文教學中,不論是詩歌、散文還是文言文,都能夠在悠久的歷史中檢索到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利用好傳統文化資源,能夠讓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同樣的,通過合理利用語文教學,展示出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也能夠發揚壯大我國的傳統文化,讓我國成為一個更加悠久、具有豐富歷史的文化古國。
三、 利用節日熏陶,感受傳統文化氛圍
近年來,“圣誕節、母親節、二月十四日的情人節……”這些節日受到我們盲目地追從,殊不知“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這些具有我國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是什么、有什么意義,這是非常駭人聽聞的現象,應立刻重視起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節日的熏陶,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氛圍,例如在清明節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去烈士墳前掃墓,感受烈士偉大的精神情懷;在端午節的時候,也可以組織學生一起進行賽龍舟比賽、一起制作粽子等等,這些活動都將是非常有意義的,能夠幫助我們重視我國的傳統節日,弘揚我國的民族精神。中國是一個悠久的歷史古國,擁有很多精彩豐富的節日,每個節日背后可以說都擁有一段非常有意義的故事,把這些融入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誦讀、表演、合作等各種形式感同身受,真正意義上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真正了解祖國的歷史、感受祖國的精神,用心熱愛自己的祖國。同時,對于傳統節日的學習和了解,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知識,提高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能力。
四、 利用文言教材,繼續傳承傳統文化
高中語文教材中含有大量文言文教材的內容,而文言文教材可以說是一種包含傳統文化資源最豐富的教材內容,它也將是我們后人學習與繼承傳統文化最好的典范。文言文這一教材門類,詮釋了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的優秀品德,對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印象最深刻、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孔子了,他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言論與思想深受后人的尊崇,例如“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等,這些不就是我們一生所追求的品質嘛!古代像這種偉大的思想家層出不窮,他們都在文言文中為我們呈現一個又一個的真理,傳達著一個又一個的精神食糧,我們通過文言文的學習,理解、掌握了這些優秀的傳統美德,應用到自己的生活、情感中,讓生命變得更加崇高、有意義,這將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語文教學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一定要利用好文言教材,讓古人留下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五、 結語
通過分析、闡述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要正確處理好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產生能動的、積極的效果,即通過語文教學更好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同時通過掌握、了解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朝暉.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中學教學參考,2012(25):47-48.
[2]呂萍惠.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38-139.
[3]楊曉東.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5(4):89-90.
作者簡介:
田婷,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來鳳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