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燕
【摘 要】
目的:探究小兒內科急腹癥臨床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6年-2018年期間所收治的共計100名小兒內科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相應的治療方式和診斷方法。結果:100名小兒急腹癥患者當中有21名患者為并發性的腸梗死、32名患者為胃穿孔,其余患者為多發性并發癥等。同時在治療手段上應當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和疾病類型來開展治療方式。結論:在小兒內科急腹癥的疾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當做到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治療,并且根據病情的情況來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 小兒內科;急腹癥;治療;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210-01
急腹癥是指腹腔內、盆腔和腹膜后組織和臟器發生了急劇的病理變化,從而產生以腹部為主要癥狀和體征,同時伴有全身反應的臨床綜合征。急腹癥常見的有急性腸胃炎、闌尾炎、急性腸梗阻等。在進行小兒急腹癥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當及時的發現病情的情況和內容,同時選擇正確的方案來進行治療。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小兒內科急腹癥的主要治療及診斷方案,具體的數據資料情況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6年-2018年期間所收治的共計100名小兒內科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兒共計52名,女性患兒共計48名,年齡在3-12歲之間。
1.2 原發病癥
在臨床分析和診斷過程中發現,100名小兒急腹癥患者當中有21名患者為并發性的腸梗死、32名患者為胃穿孔,其余患者為多發性并發癥等。同時多數的患兒都伴有腹痛現象,腹脹伴隨嘔吐等,30名患兒在實際的發病過程中出現了疾病的加重現象,同時部分的患兒出現發熱、高燒、便秘以及腹瀉現象。
2 結果
在當前的分析來看,100名小兒急腹癥患者當中有21名患者為并發性的腸梗死、32名患者為胃穿孔,其余患者為多發性并發癥等。新生患兒當中,有4名患兒出現了胃潰瘍及出血癥狀,有4名患兒出現腹瀉所造成的腸套疊現象,同時有12名患者出現腸壞死現象。
3 討論
在當前來看,相比于成年人來說,小兒患者在臨床上的治療過程中對于急腹癥的診斷和治療難度非常大,一般來說小兒患者自身在消化系統等方面具備一定的通透性,同時患者腸胃活動性較強,缺乏相應的固定性,新生兒的嬰兒發育不夠完善,他們在胃壁肌層等方面功能性較差,很容易受到病原體的入侵以及毒素的入侵等現象,在這種情況腺癌,如果新生兒在某一方面臟器官功能出現飲食等方面的不當行為和習慣,往往腸胃的蠕動會出現紊亂現象,很容出現腸扭轉以及腸套疊現象,造成小兒急腹癥的產生等,嚴重的患兒往往會出現腸梗阻、造成腸壞死穿孔現象。
在實際的診斷過程中,小兒患者自身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較弱,因此在實際的診斷方面需要充分的結合小兒患者的病史資料情況,同時對小兒患者的病因進行專業性的分析和討論,通過有效的醫療檢查工作,達到確診的目的和效果等。
一般來說臨床上對于腹痛的診斷和治療可以通過肌肉的緊縮情況來進行判斷,對患兒的腹部情況進行按壓,同時也可以結合患兒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來進行判斷,在腸鳴音檢測過程中發現腸鳴音無異常現象,則腹部疼痛癥狀較輕微。
同時對于小兒在急腹癥期間所出現的嘔吐惡心等現象一般都表現為間歇性惡心嘔吐,一般來說新生兒這種現象較常見,飲食上的不當、新生兒自身所存在的肺炎等都會造成腸胃炎的發生,進而出現嚴重的腹瀉、嘔吐情況。
內科方面的腸梗阻主要表現在神經功能方面的腸梗阻情況,一般是由于患者自身全身性的疾病所造成,如肺炎、電解質的不均衡現象,腹瀉當中出現不全性腸梗阻問題,腹脹部位比較平均,腸鳴音當中沒有出現一場情況等。
最后小兒正常的哭鬧聲音比較洪亮,如果患兒在哭鬧聲音方面較為萎靡,同時患兒出現精神不振、發熱等現象,結合前述的癥狀情況應當首先對患兒的腹部進行檢查,判斷是否出現了嚴重的急腹癥情況等。
一般來說,針對小兒急腹癥的應當正確的選用手術治療方式,急性腹痛多為急腹癥首發的、突出的、主要的癥狀,又稱為外科腹痛。急性腹痛往往病情危重,必須在幾小時內決定手術。延誤診斷,失去手術時機,將會給小兒帶來痛苦,甚至終身的損害。嘔吐是小兒急腹癥的常見癥狀,多作為腹痛的伴隨癥狀而存在。新生兒急腹癥多為畸形性腸梗阻,從胎兒時期即存在慢性梗阻,因此,缺乏急性腹痛的表現,而以嘔吐為主征。小兒急腹癥在診斷的過程中往往難以表達自己的病情,兒童腹痛存在自身的一種特殊現象,年長的患兒主要表現出行動緩慢、身體前屈、手扶腹部等現象,年幼患兒則主要表現出異常的哭鬧現象,出現顛簸疼痛等,因此在進行小兒急腹癥的診斷過程中可以結合小兒患者的表現來進行初步判斷分析。
綜合上文所述,在當前階段來看,針對小兒內科急腹癥來說應當積極的進行前期的診斷和分析,從盡快診斷分析入手來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同時結合患兒在臨床上的癥狀表現來對患者急腹癥進行確診,進而選擇正確的治療手段來提升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娜.彩色高頻多普勒超聲用于小兒常見急腹癥中的診斷及鑒別價值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21):67-68+149.
[2] 楊廣承,王玉紅,徐曉青,鄒大軍,魏煒.腹內壓變異率與小兒急腹癥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的關系[J].重慶醫學,2017,46(17):2406-2408.
[3] 金建寧,丁玉梅,張小靜.四君子湯加味治療小兒急腹癥術后難治性腹脹32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7,49(04):50-51.
[4] 王梅芳.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腹型過敏性紫癜患兒急腹癥發生率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07):1271-1272.
[5] 陳明峰,沈紅,方江雨.聯合運用高頻超聲及低頻超聲在小兒急腹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1):52-53.
[6] 陳秀華,范葉梅,劉雪.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腹型過敏性紫癜患兒急腹癥發生率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0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