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炯炯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以企業改革發展為立足點,在體制、機制與管理制度等方面努力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隨著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新的矛盾不斷出現,黨建工作面臨新的挑戰與發展機遇。在國企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應不斷探索與創新黨建工作新方法、新途徑,建立黨建工作長效機制,提升國有企業黨建科學化水平。
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標志著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5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強調了“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作為國企改革的基本原則。隨著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與深水區,國有企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斷探索、創新國企企業黨建工作新思路、新路徑,將黨建工作有機融入到企業中心工作中,形成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長效機制,有利于提升國有企業黨建科學化水平。
一、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強國企黨建工作意義
國有企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是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是黨的執政基礎。國有企業公有制性質決定了國有企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在大是大非問題與中央精神保持一致,與全體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國有企業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因此,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是國有企業的性質與地位決定的。
改革開放40年實踐經驗表明,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特有的政治資源,是國有企業核心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科學發展、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經濟體制改革方向正確的基本保障,是化解國企改革進程中矛盾與問題的根本途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必須進一步加強企業黨建工作,發揮企業黨組織在企業決策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強化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體質機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黨建工作思想與方法難以適應國企的發展,導致黨建工作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
1、黨建工作政治功能弱化
國有企業黨組織找準定位,明確自身在企業治理體系中的地位,是保障黨建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持續推進,企業產權結構、發展戰略、經營機制與管理體制發生巨大的變化,黨組織、黨建工作機制與黨員隊伍都受到較大影響。部分國有企業黨組織對全面深化改革認識不足,將“放權讓利”和“擴大企業自主權”作為深化改革的全部內容,將提高企業發展效率理解為企業具有無條件的自主權,淡化了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忽視了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功能與指導作用,未能將黨員干部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政治資源,導致企業特殊優勢喪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政治功能的發揮。
2、黨組織戰斗力不強
隨著國企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實,傳統的黨建工作方法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部分黨員干部缺乏先鋒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表現為黨員干部對黨建工作態度消極,缺乏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與看齊意識,未能充分認識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黨組織戰斗力不強,黨建工作滯后,黨建工作方法陳舊,導致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效率與質量不高。
3、日趨復雜的思想波動
新時期,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股權多元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對企業干部職工造成較大的影響,部分干部職工由于自身利益受損,不可避免地出現心理失衡,進而對企業存在較大的意見,導致企業內部輿論與思想日趨復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企企業改革的貫徹落實。同時,企業干部職工思想復雜化導致黨建工作日益復艱難。
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研究
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日益復雜化,任務更加艱巨,加強黨建工作,應從黨建工作思想、黨建體制與制度、工作方法等方面不斷創新。
1、創新工作思想,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功能
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黨組織的領導地位與指導作用,堅持與發揚的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通過黨建工作創新帶動企業發展,必須創新黨建思想,轉變黨建工作觀念,不斷拓展與創新黨建工作新思路,才能發揮黨建工作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首先,企業黨組織應轉變工作思想,避免黨建工作模式化、程序化,摒棄為了黨建而黨建的思想,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黨建工作,實現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其次,黨組織應圍繞企業決策抓黨建,強化黨組織在企業重大決策中的作用,促使黨建工作參與到企業發展改革方案制定過程中,通過黨組織的群眾優勢,廣泛集中群眾智慧,調動職工參與企業改革管理的積極性,把握企業改革正確方向。最后,企業黨建工作應貼合企業實際情況,聯系企業管理實際,密切關注職工的思想變化情況,才能真正將黨建工作落實到實處,化解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利益沖突與矛盾,增強企業發展向心力與凝聚力,發揮黨建工作對企業發展的推動和保障作用。
2、創新體制,規范黨建工作制度
企業必須不斷創新黨建工作體制,不斷健全、規范黨建工作制度。首先,企業體制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是黨組織明確自身定位、發揮自身職能的保障,因此企業必須健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企業領導體制,在確保董事會對企業重大問題決定權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重大決策中的作用,鞏固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其次,黨建工作的開展應基于企業實際情況,通過對企業制度、流程和業務實際情況進行梳理,修訂、完善黨建工作制度,確保黨建工作制度符合現代企業制度體系要求,提高黨建工作的規范性、有效性。最后,黨組織應參與到選人、用人管理中,建立與企業改革相適應的企業領導考評機制,量化作風、能力和業績等考評指標,構建短期、中期、長期綜合考評跟蹤機制,創新激勵措施,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為國企改革與發展增添動力。
3、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新機制
職工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執行者,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職工思想波動容易導致人才流失、消極怠工的情況,對企業改革與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首先,黨組織應充分發揮自身黨群優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培育企業共同理想,樹立共同的目標,促進企業文化建設與發展。其次,黨組織應大力培育符合企業整體利益的核心價值觀,將職工利益放在核心價值觀首要位置,增強企業職工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最后,黨建工作應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黨建活動,幫助企業職工樹立健全的人格與思想,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提高職工群眾思想認識,消除不良思想的產生與傳播,為企業改革與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4、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性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組織應理性分析黨建工作中的不足,不斷探索與創新黨建工作方法與手段,以滿足企業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式,切實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性。首先,企業黨組織應積極打造“數字黨建”,推動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借助于信息化技術,通過黨建網站、黨建公眾號、黨建論壇等形式,建立覆蓋企業所有黨員的黨建系統,提高黨建信息傳播效率,拓展黨建工作溝通方式,豐富黨建工作形式,實現黨建工作方法的轉變與突破。其次,黨建工作應將職工與黨員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斷提高服務意識,擴大黨建服務覆蓋范圍,創新黨建服務實踐,培養黨員干部的服務奉獻精神,增進黨群關系,鞏固黨組織在企業中的政治作用,同時,黨建工作應勇于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與評價,以訪談、調查的方式調研職工對黨組織的意見與建議,促進黨建工作進一步優化。最后,黨組織應積極推動“民主黨建”建設,促進黨建工作民主化,落實黨內選舉制度,保障黨員選舉與被選舉的權利。完善黨內民主評議制度,通過職工基礎調研與民主評議,充分發揮企業職工民主管理與監督的作用,提高企業領導干部選拔與任用科學化水平。
四、結語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機制體制發生深刻變化,黨建工作應認清發展形勢,不斷更新黨建工作理念,牢固樹立“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理念。
創新黨建工作內容與方法,密切聯系職工群眾,建立健全黨建工作長效機制,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國有企業內部、外部形勢,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性,開創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新局面,激發企業競爭活力,全面提高國有企業競爭力,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孟飛,徐媛媛.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路徑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7,40(02):109-113.
[2]田銘釗.“互聯網+”視域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研究——以廣佛肇高速公路公司為例[J].山東工會論壇,2016,22(04):84-86.
(作者單位: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浙江 嘉興 31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