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良 褚宏觀
摘 要:新媒體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不同于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形式,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媒體產業迅速發展,但也給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帶來了挑戰。青年一代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而網絡信息傳播內容的復雜化、多樣化,娛樂化等趨勢,給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帶來了挑戰。本文就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探討在新媒體環境下所面臨的的挑戰以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新媒體;青年
隨著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媒體產業的迅速發展,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4.3%(其中,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①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雖然速度快、效率高,但信息良莠難辨,信息中充斥著大量的消極浮躁、功利主義的西方思想,加上青年尚未樹立自我的價值認知體系,未經過濾便被青年受眾所接收,導致青年對價值認知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就變得尤為重要,通過新媒體信息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受眾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在新媒體環境下,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增強青年一代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就成為新時代下最為重要的時代趨勢。
一、新媒體環境下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面臨的挑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迅速融入青年群體的社會生活,引導青年群體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思想十分重要。網絡信息傳播中人人都可能是信息的傳播者和接收者,青年正處于成長的階段,自我的辨別能力和價值意識尚未定型,這就使得某些國家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我國青年散播虛假信息、散播消極意識情緒等等。使得在新媒體環境下,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存在嚴峻的挑戰。
(一)、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問題
1、馬克思主義觀念薄弱
我國自古時就講求“讀書”二字,中國式家庭很注重孩子的學習和才藝培養,尤其21世紀后,家庭用在孩子教育上占家庭總支出的三分之一。隨著新媒體時代的迅猛發展,家庭也開始注重對孩子的現代化教育,人文倫理、禮教道德各有涉及。家庭教育會涉及到愛國教育,但很少涉及到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絕大部分兒童從小未受到馬克思主義意識思想教育,導致在未來的成長發展過程中不能夠堅定的信仰馬克思主義,不相信共產主義理想。
2、高校馬克思主義的泡沫教育
青年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階段,除了家庭的教育,就是學校的教育,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平臺的新媒體已經進入學校,不斷的改變著學校得教育模式和知識傳播途徑。但在多數高校內并不注重馬克思主義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教育相對薄弱,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思政僵化教學、敷衍了事等等。少數高校可能會注重學生思政教育,但多數高校仍以課堂灌輸的形式,缺少師生交流互動,存在思政課教學模式單一,滿堂灌現象嚴重等等。
3、 馬克思主義地位動搖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信息傳播更加便利,信息傳播內容更加豐富多樣,新媒體信息集圖文并茂、音視頻等形式,將信息生動而又直接的傳播出去。西方國家利用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將西方得一些反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西方民主社會主義理論傳入中國,散播資本主義社會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由于當代青年缺乏社會實踐經驗,辨別是非的能力相對薄弱,在這種環境下,容易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腐化,并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產生懷疑、抵觸等心理。
(二)、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社會問題
在新媒體社會化狀態下,青年是網絡信息主要的傳播者和受眾群體。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媒體時代,使得當代青年的話語權有了極大地提升。但是隨著話語權的提升,部分大學生并沒有建立完整的價值體系和主流意識形態。
1、 相關職能部門行政滯后
在網絡信息時代中,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信息傳播交錯復雜,網絡亂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網絡監管機制的缺失,導致各種信息未經篩選和過濾就傳入青年之中,各種混雜的信息不僅擠占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傳播空間,而且多方面消減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積極作用。西方敵對勢力向中國輸入帶有西方文化價值和意識形態思想的音視頻,腐朽污染我國青年意識思想,降低了馬克思主義在青年心目中的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新媒體時代也逐步實現全球一體化,各種思潮迅速涌入網絡空間,尤其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不能夠及時的對我國的網絡環境進行合理、安全的監管和防范,加上西方思想的入侵,使得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產生了極大地阻礙和桎梏。
2、青年馬克思主義傳播固化
我國有很多的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有大量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資料和學術文獻,但是馬克思主義作為意識形態思想,使得馬克思主義思想大眾化、社會化、生活化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例如:馬克思主義思想不能很好的融入青年教育中,青年對于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認識偏見等等。新媒體時代下,馬克思主義仍存在語言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等問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新媒體時代不能夠很好的融合。查閱中國知網相關馬克思主義青年傳播資料可以發現,有大量的關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或者馬克思主義青年傳播的研究資料,但在新媒體時代,卻很難應用及推行。學術界的青年馬克思主義傳播與現實社會中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存在較大的分歧和傳播障礙。
二、新媒體環境下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的應對策略
新媒體下,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應對策略,提高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和發展。青年教育是人一生發展的重要環節,青年教育能夠培養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青年中傳播馬克思主義,使得青年從內心接受馬克思主義,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在青年中的指導地位,使青年一代樹立馬克思主義偉大理想信念。
1、堅定指導思想地位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報告中明確指出:“互聯網加劇了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成為信息傳播和知識擴撒的新載體和主要陣地之一。”因此應繼續加強黨在新媒體傳播中的主導地位,利用網絡新聞媒體和新聞客戶端向大眾傳播馬克思主義優秀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積極對青年進行理論教育和普及。②在新媒體環境下,各種思潮迅速涌入網絡空間,需要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及時的對我國的網絡環境進行合理、安全的監管和防范,剝除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的阻礙和桎梏。重建馬克思主義在青年心中的意識主導作用,積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體系。
2、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
青年在學校的時間,占據整個青年教育的一半時間,學校的教育更是改變青年的又一重要階段,以往學校都是以學業為重,很少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學生在學校得馬克思主義教育,是堅定青年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地位的必然要求。學校應當積極開展有關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和活動,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得比重,開設馬克思。恩格斯等相關人物的課程學習等等。
3、青年主動學習理論知識
作為新時代下的青年,應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積極閱讀馬克思主義相關書籍報刊,提高自我的媒介素養和理論知識,堅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在網絡信息傳播過程中,對網絡中的不良信息進行自我篩選、過濾和糾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民族優秀文化。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準則,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環境下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面臨著多種多樣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在全球新媒體時代迅速發展的浪潮中,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地位。堅持黨的領導,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基礎,把握網絡信息傳播特征,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在青年中的傳播制定一系列更加準確、完善的應對策略,使青年群體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注釋]
①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第40次)[R].中國政府網. 2017-08-04.
②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06-2020年)[R].中國政府網.2006-03-19.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2]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 國務院.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EB/OL].中國政府網. 2017-04-13.http://www.gov.cn/zhengce/2017-04/13/content_5185555.htm#1.
[4]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06-2020年)[R].中國政府網.2006-03-19.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315999.htm.
[5]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第40次)[R].中國政府網. 2017-08-04.http://www.cac.gov.cn/2017-08/04/c_1121427672.htm.
(作者單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 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