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華
【摘 要】目的:采用經顱磁刺激治療+抗抑郁藥物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心理科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抑郁患者80例分成2組,一組每天經顱磁刺激+抗抑郁藥物治療。另一組單純藥物治療。采用隨機數字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的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原來的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經顱磁刺激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判斷等級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糎TH〗結果:經過一個月的治療進行對照。對照組臨床判斷等級痊愈的有5人,占總數的12.5%臨床判斷有效的28人,占總數的70%。臨床判斷無效的7人,占總數的17.5%總有效率位82.5%。在觀察組中40例,臨床療效等級痊愈的為12人,占總數30%,療效等級為有效的25人。占總數的62.5%,無效的2人占總數的為7.5%總有效率為95%。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的意義。應用經顱磁刺激+藥物治療抑郁,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抑郁;經顱磁刺激與藥物治療;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49.4+1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2-055-01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和壓力的增加抑郁患者直線上升。其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受體假說認為抑郁腦中NE和5-HT受體敏感性增加有關[1]。癥抑郁好發任何年齡,該病具有高發性,高自殺的特點.,往往帶來的后果就是沉重的。目前已成為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為了探討分析經顱磁治療+藥物的療效,選用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作為研究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數字分為觀察者和對照組各40例。在觀察組進行重復經顱磁刺激+藥物治療。對照組常規藥物治療+無效的經顱磁刺激,觀察兩組的療效。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抑郁患者排除經顱磁刺激的禁忌癥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兩組符合抑郁的診斷標準。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16-72歲。平均年齡30.7±3.5.,觀察組40例中,男性18例。男性22例,年齡為17-73歲,平均年齡30.8±3.7,兩組的病程為2±0.8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采用抗抑郁藥物治療+經顱磁刺激反向放置無效的磁場為對照組治療。觀察組藥物治療+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具體參數參與2009年國際發布的經顱磁安全操作指南。治療抑郁刺激強度為80%-120%MT,刺激頻率一般在30HZ下每天刺激的脈沖總數2000左右,連續一個月每天一次.每天刺激時間為20分鐘左右。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和治療前后的抑郁量表評分與精神科護理觀察量表的評分,其分值與剛入院進行比較,分數值越低說明治療效果越好。 ?
1.4 療效評定的標準 ①顯效:治療患者癥狀控制消除不影響生活學習康復出院,②有效:經過治療臨床癥狀有所減輕。③無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5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8.0軟件包對本次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經過治療對照組患者治療結果為治愈5人有效28人無效7人。總有效率為82.5%。觀察組治愈12人,有效為26人無效為2人。治療總有效率為9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與各種社會生活的壓力抑郁癥逐漸上升目前已成為臨床上常見的情感性疾病。中醫認為積郁成疾.明星.,學生自殺事件日益增多.所以抑郁是高危險的疾病之一.。采用我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位抑郁患者隨機數字表示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常規藥物治療+重復經顱磁治療。對照組也是常規藥物治療+無效的經顱磁刺激。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經過治療一個月對照組5人痊愈,有效28人,.7人無效。觀察組治愈12人,有效25人,無效2人。觀察組臨床效果優顯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事實上重復經顱磁不僅影響刺激局部的功能相關的遠隔皮層功能實現皮質功能重建而產生的生物學效應,在刺激停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是重塑大腦局部或整體神經網絡功能的良好工具.經顱磁有優點操作容易,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于應用部分抗抑郁藥.(如安非他酮或三環類抗抑郁藥)和抗精神病藥的抽搐的發生率[2]。經顱磁治療有一個性頭痛發生率極低程度輕持續時間短不需處理。由此可見應用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藥學綜合知識第七版p294
[2] 精神病藥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P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