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健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同時也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農村;語文教學
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這一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為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滿足了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所提出的要求。
一、多媒體教育技術對語文教學的有利影響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只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才能使其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為其自身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集形、聲、色、光于一體的電化教學,不僅將簡化靜態的形象生動表現出來,同時滿足了當代農村小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所提出的要求。比如,在進行《小露珠》這一課的講解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事先制作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播放Flash短片,學生在觀看短片的過程中,被其中生動的卡通形象深深吸引,而教師要求學生在看完之后總結小露珠的特點,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開拓學生思維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為核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引導和鼓勵學生擴展思維和想象,引導學生大膽地質疑和創新,才能達到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生動、有趣、靈活多變的畫面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也有助于學生創造興趣的充分激發。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節約課堂時間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板書設計,對于促進學生理解記憶能力的增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板書的制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利用多媒體手段則達到了有效節約課堂教學時間的目的。比如,教師在講解《負荊請罪》這篇文章時,必須改變以往只要求學生掌握文章中重點字、詞、句的教學方法,而是要求學生將文章的故事情節與藺相如、廉頗、韓勃等歷史人物的介紹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層面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為其感知、探究、接受知識營造良好的氛圍,才能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拓展教育空間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不僅實現了拓展教育空間的目的,同時也為學生獲取語文知識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不僅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文化,同時多媒體教學中添加的與課文知識相關的資料也降低了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難度,促進了教學質量與效率的穩步提升。比如,在進行《霧凇》這篇課文的講解時,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播放霧凇潔白晶瑩、千姿百態的影像資料,使學生與音樂和畫面融合在一起,從而達到幫助學生加深對霧凇感性認識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應用,不僅為農村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同時也激發出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弊端
雖然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須合理地運用才能將其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假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的話,不僅違背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初衷,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
(一)直觀的視覺限制了學生的想象
語文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學科,她的美必須通過學生心靈與文字在瞬間的碰撞才能感受到,但是由于多媒體大多直接將真實的事物展現在學生面前,影響了學生思緒的放飛和發展。
(二)課件“統治”課堂束縛了師生的手腳
雖然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有助于教學情境的創設,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是如果教師刻意地追求新奇、刺激,而大量地應用多媒體教學的話,那么不僅不利于教師靈活地處理課堂教學的環節,同時對學生的思維拓展也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三)忽視了教師自身的影響和示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語態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眼神、微笑向學生傳遞重要的信息,不僅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同時也達到了增進師生感情的目的。雖然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有助于教學情境的創設,但是由于其降低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追求而嚴重影響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假如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失去了激情的引導,那么不僅阻礙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與溝通,同時也不利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總而言之,教師必須在充分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優點的同時,認真對待其存在的缺點。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和環境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應用,才能在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的基礎上,使其真正地服務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 郭小琴